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65岁男性患者,右大腿内侧结节10年余,逐渐增大.患者右大腿内侧可见一1.0 cm×0.5 cm大小暗紫红色结节,表面光滑有正常皮肤纹理,边界清楚,质地较硬.皮损组织病理见真皮内大量上皮样细胞组成的条索,与表皮相连,相互交织成网状,肿瘤细胞为核大深染的基底样细胞,下端细胞条索较为平齐,肿瘤周围结缔组织基质明显增生,毛细...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1岁,因头枕部丘疹3年就诊。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枕部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缓慢增大。否认病程中出血、溃疡、脱屑等。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枕部见一枚黄豆大小丘疹,直径约9 mm,淡红色,境界清晰,表面光滑,质地坚实(图1A)……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红花补蒺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皮肤科门诊的173例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通过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花补蒺颗粒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NB-UVB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损白斑面积、皮损色素积分的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的差异,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6.21%比47.67%,P<0.01)。2组治疗后皮损白斑面积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小,且治疗后治疗组皮损面积小于对照组[(18.25±1.98)比(23.92±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色素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皮损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2.12±0.18)比(1.6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红花补蒺颗粒联合NB-UVB治疗能显著改善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皮损面...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63岁。主诉:右鼻翼根部丘疹2年。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右侧鼻翼根部出现一个皮色丘疹,逐渐增大。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鼻翼根部一枚0.6 cm×0.2 cm球形皮色光滑丘疹,质地韧,基底有蒂(图1)。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一外生性息肉样肿瘤,表皮突变平,真皮可见大量扩张血管腔,周围可见梭形成纤维细胞及胶原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伴疼痛1月,泛发全身1周,于2009年11月19日至我院住院治疗.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足踝、小腿瘀点、瘀斑,双侧足踝部分皮疹破溃坏死,疼痛明显,无腹痛、关节痛,无发热,故未予重视,自行口服抗组胺药,无明显疗效.1周前,双上肢及躯干部相继出现类似皮疹,来我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联合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对乳房外Paget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前瞻性、开放性、对照研究,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确诊的38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分为两组:单纯手术治疗组21例,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17例。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术后2周1次ALA?PDT治疗,共3次。38例患者3个月随访1次,随访 ≥ 12个月。对两组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时间(35.45 ± 16.98)个月(12 ~ 58个月),单纯手术治疗组7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9个月(6 ~ 18个月);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1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治疗结束后18个月。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复发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复发时间较单纯手术组有所延长。手术后行光动力治疗患者对疼痛等耐受性好。结论 手术联合ALA?PDT治疗能降低乳房外Paget病的术后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色素性汗孔瘤。患者女,56岁。左侧头皮黑色结节6余年。皮肤科检查:左侧头皮一直径约0.6 cm黑色结节,无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呈宽幅条索状向下不规则增生,形成团块,增生细胞为小立方形细胞,与表皮相连,但与周围鳞状上皮细胞分界清晰,可见导管分化,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含有较多色素颗粒。免疫组化: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及p63均阳性。诊断:色素性汗孔瘤。治疗:予手术切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相似文献   
9.
报告背部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1例。患者男,76岁。背部皮肤红斑20年余伴中央肿物5年,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背部可见一靶样皮损,中央紫红色斑块约4.0 cm×2.0 cm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较韧,未见破溃出血,围绕斑块周边见红色斑片,形状不规则,边界较清晰。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无明显异常,真皮浅中层可见多个血管小团块,血管内皮细胞呈鞋钉样向管腔凸起,间质内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化结果:WT1(-)、细胞增殖标记(Ki)-67阳性率约8%、CD31(+)、人疱疹病毒(HHV)-8(-)、ERG(+)、D2-4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诊断为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治疗上予以手术切除中央肿物,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