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0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3种环境友好型药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成虫的LC50值为0.050~2.887mg/L,对西花蓟马若虫的LC50值为0.040~0.457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田间防治西花蓟马时推荐使用剂量(防效>80%)分别为:2.5%多杀菌素悬浮剂30~60g/667m2,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0~60g/667m2,1.8%阿维菌素乳油不可低于75g/667m2。  相似文献   
2.
冬枣绿盲蝽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绿盲蝽已成为我国冬枣的主要害虫。其刺吸冬枣幼嫩部分的汁液进行危害,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落蕾落花,叶片穿孔,枣果畸形脱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绿盲蝽的分布、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分析了其成灾原因。针对目前绿盲蝽发生的特点以及防治中的问题,介绍了冬枣园绿盲蝽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是近年来严重为害果树、棉花等作物的新成灾害虫,新烟碱类农药是防治刺吸性害虫的常用杀虫剂。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控制效果,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对绿盲蝽的毒力最高,LC_(50)为31.565 mg/L,其余4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烯啶虫胺、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LC_(50)分别为125.769、172.195、182.286、241.461 mg/L。本研究可为科学应用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新成灾害虫绿盲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一种快速区分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 (Hampson)]蛹和成虫雌雄的方法,本试验以双委夜蛾健康蛹和成虫为虫源,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双委夜蛾蛹和成虫外部形态异同。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第10腹节与第9腹节边缘相切后在第8腹节形成一个倒Y状结构,第8腹节腹面上部有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雄蛹腹部末端分节明显,第9腹节腹面有一纵裂缝,边缘两侧分别有一个瘤状突起。双委夜蛾雌成虫腹部较粗,末端圆筒状,有黄色短毛簇,生殖孔清晰可见;雄成虫腹部较细,末端狭长,有黄色长毛簇。经检验,该鉴定方法正确率达100%,可快速准确鉴定双委夜蛾蛹和成虫的雌雄,对于人工饲养、田间采集、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不同地区棉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内生真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本文旨在对棉花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内生真菌资源分布,同时探讨生长环境与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山东省19个地区采集棉花叶片,运用马铃薯葡萄糖(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保存,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技术进行种属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19个地区的棉花取样中,共分离得到134个菌株归属于15个属(包括Alternaria、Fusarium、Diaporthe、Penicillium、Stemphylium、Bipolaris、Epicoccum、Curvularia、Nigrospora、Botryosphaeria、Lichtheimia、Gibellulopsis、Phaeosphaeria、Cladosporium、Setosphaeria)。依据相对分离率,山东省的棉花内生真菌优势属为Alternaria(77.12%)。具体分析,滨州市滨城区和桓台的优势属为Fusarium(66.67%、100.00%),曹县的优势属为Alternaria (50.00%)、Fusarium(50.00%),济阳的优势属为Alternaria(37.50%)和Setosphaeria(37.50%)。不同地区内生真菌定植率差异显著,其中最高的是垦利(85%),其次为茌平(70%)、无棣(60%),而惠民、邹城的最低(5%)。根据Shannon-Weaver指数,济阳棉花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最高(1.26),其后依次为茌平(1.15)、滨州市滨城区(0.87)、曹县(0.69)、郓城(0.64)、无棣(0.59)、垦利(0.57)、金乡(0.51)、商河(0.35),成武、东阿、高唐、惠民、聊城市东昌府区、夏津、阳谷、鱼台、邹城、桓台仅鉴定出1种棉花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最低。19个地区内生真菌聚成2个类群,一类是茌平、无棣、垦利,此类内生真菌定植率高,鉴定出的菌属数目多,其他地区聚为一类,内生真菌种类少,定植率低。【结论】山东省棉花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地域对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7年3月,韭菜迟眼蕈蚊在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胡萝卜上大面积发生,造成部分田块严重缺苗。这是关于该害虫为害胡萝卜的首次报道。2017年秋季,对不同品种胡萝卜上韭菜迟眼蕈蚊发生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秋季发生高峰期为11月中旬,平均幼虫量为40头/株;不同品种的胡萝卜上发生数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在田间的分布特点及其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于山东省商河县玉米田采用网格式取样法调查了其发生为害情况,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法拟合了其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变异曲线模型,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和模拟,分析了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在田间呈聚集分布,符合高斯模型,空间相关范围(即变程)为4.00 m;在商河田间发生量较大,为48.67头/m2,其田间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为害具有随机性。表明田间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调查应采取棋盘式(网格式)多样点取样,样点间距大于4.00 m;且田间虫口密度的大小并不能准确预测玉米苗受害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农业部统计数据,结合全国草地覆盖遥感数据,结合全国草地覆盖遥感数据,利用生态能学方法,评估了2000—2010年虫害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危害损失。结果表明:11年期间全国由于虫害造成草地生物量损失约为年均230.9万t,损失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年份间危害差异变化很大,最高年份(2008年),损失328.5万t,占我国牧草需求量的32.8%。区域草地虫害强度排序为:中部西部东部,西部和中部共占比例高达96%;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其中内蒙古省年均损失量占全国总量的53.47%。这种特征与中国草被覆盖分布及防治科技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虫害分布范围广,危害损失巨大,危害动态波动变化,应该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草原虫害监测和预报,制定应对草原虫害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绿盲蝽在鲁西北麦套棉区1年发生4~5代,以卵在棉田周边杨树上越冬,8月下旬是绿盲蝽在棉田中发生的高峰期;对绿盲蝽的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在不同高温(39、41、43℃)下冲击1 h后,东亚小花蝽成虫存活率、产卵前期、产卵量、寿命等生殖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存活率从94.44%下降到68.89%;东亚小花蝽雌虫的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而延长,25℃恒温条件下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2.56 d,43℃高温处理1 h后延长至4.11 d;短时高温冲击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单雌产卵量,25℃恒温条件下单雌产卵量平均为60.44粒,41℃冲击1 h后,其产卵量为24.10粒,43℃冲击1 h后仅为13.78粒;东亚小花蝽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5℃恒温条件下,雌成虫寿命平均为15.33 d,而43℃高温冲击1 h后,雌虫寿命仅为8.11 d。以上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冲击导致东亚小花蝽生殖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