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本文就贵州茶叶发展现状与趋势、规模发展后将会带来的茶叶剪、采矛盾,提出了的相应缓解矛盾的措施和具体推广茶园剪采机械作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现行茶叶采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目前的茶叶采摘时期和采摘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永兴茶区现行的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难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产品。按照永兴茶区掌握的采摘期进行三种不同采摘方式比较,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单人采茶机与双人采茶机比较,双人采茶机采回原料的芽叶完整,破碎率低。永兴茶区的地势较平缓,推广应用双人采茶机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茶叶香气与产地土壤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茶叶香气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以利于有目标地管理和开发茶园,生产高香茶品,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Mehlich 3浸提剂提取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研究不同产地茶叶挥发性物质和土壤有效矿质元素的关系。通过对苍南五凤(产地1)、武义安凤(产地2)、余杭潘板(产地3)3个不同产地茶叶样品的分析表明,产地1和产地2茶叶香气特征优于产地3;在产地3茶叶香气组成中,烯类、醇类仅占总挥发性物质的21.09%,其中良好香型的烯类、醇类物质质量分数为17.46%,而具青草气味物质的质量分数为8.53%;产地1和产地2茶叶的烯类和醇类总量分别比产地3茶叶高154%、172%,其中具良好香型的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比产地3茶叶多10种,且质量分数分别高101%和130%,具青草气味的质量分数少于3%。可见,烯类、醇类物质的总量以及良好香气物质和青草气味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影响茶叶香气高低的重要因素。对3个产地的土壤样品分析表明,产地1和产地2土壤的有效钾、磷和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产地3,其中产地1比产地3分别高120%、159%和30%,产地2比产地3分别高170%、59%和70%。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分析表明,施钾处理的茶叶中烯类、醇类等物质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具良好香型的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多5种,且质量分数分别增加25%和48%,而具青草气味的物质分别减少31%和40%。钾对改善茶叶的香气品质效应明显。综上,根据目前茶园土壤管理现状,应注重茶园土壤钾、磷、镁的补充,尤其是要加强钾肥施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3个品种早春绿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由乌牛早、鸠坑、福云6号3个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绿茶的香气成分,分别鉴定出43、51、42种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个茶样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萜烯类和烷烃类化合物,而醛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总量较低,未检测到酸类化合物.乌牛早的醇类化合物(57.6%)显著高于鸠坑(35.2...  相似文献   
5.
钾肥施用对茶鲜叶香气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研究了钾肥施用对茶鲜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处理(CK1)相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大,茶鲜叶异戊烯二磷酸类中的芳樟醇含量明显增加,施用100(A1处理)、200(A2处理)、400(A3处理)kg.hm-2氯化钾(K2O≥60%)分别增加50.34%、61.72%和81.03%,且相互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CK1相比,A2、A3处理的苯甲醇含量分别增加24.61%、48.60%,β-苯乙醇含量分别增加30.67%、43.25%;钾肥施用后,脂肪酸类中具有青草气味的庚醛含量降低,而具有花香气味的壬醛、辛醇含量增加;施用不同种类钾肥对香气物质的影响共同表现为,增施钾肥能增加异戊烯二磷酸类和苯丙氨酸类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施用硫酸钾能显著增加异戊烯二磷酸类挥发性物质中芳樟醇、罗勒烯等的含量,而施用硫酸钾镁能显著增加苯丙氨酸类挥发性物质中苯甲醛、β-苯乙醇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