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麦玉米为主体集约种植多维用地的研究*杨怀森杨毅敏郜庆炉宋留轩(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新乡453003)StudyonIntensivePlantingofPoly-dimensionalLandUsewithWheatandMaizeasPrinc...  相似文献   
2.
为改进和完善测定厚皮甜瓜糖度的方法,以海南生产和销售的厚皮甜瓜为材料,分析果实内糖度变化规律,以及各点位糖度与全瓜糖度关系,并构建预测全瓜糖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果肉糖度分布规律为内层高于外层,近脐的中下部最高,近蒂的上部最低;果肉糖度的变化幅度为赤道方向大于脐蒂方向,并且受栽培环境和瓜形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果肉中心糖度和胎座糖度构建预测全瓜糖度的数学模型为B=0.891 6+0.734 4I+0.157 7P,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其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印度腰果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印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筛选和培育出的主要优良品种、推荐栽培地区,以及发挥种质资源潜力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浸种对花生产量及其源积累、库扩充和有机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壳聚糖提高了花生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比空白处理增加18%~53%、9%~63%;②促进花生根、茎、叶前期快速生长、中后期持续稳定生长;③壳聚糖增加了花生单株总果数、饱果数和总果重等产量性状;④2.5mg/mL壳聚糖浸种处理的经济系数显著低于空白处理,5.0~12.5mg/mL壳聚糖处理与空白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⑤壳聚糖处理后产量与源、库性状间相关性最大,与流相关性最小。其中7.5mg/mL处理的产量、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适,与清水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Ca2+信号参与调节蝴蝶兰耐热性形成的生理机制,采用适宜浓度的外源Ca2+(CaCl2)、胞外Ca2+螯合剂(EGTA)和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Cl3)溶液喷施蝴蝶兰幼苗植株,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高温胁迫下蝴蝶兰幼苗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Cl2处理能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减轻了蝴蝶兰幼苗的高温伤害,而LaCl3和EGTA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SOD、POD和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使蝴蝶兰幼苗受害加重。由此认为,Ca2+信号可通过参与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光合色素的代谢过程来调控蝴蝶兰幼苗耐热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世界腰果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腰果 Anacardium occidentale L .,漆树科腰果属常绿乔木 ,热带重要干果和油料树种 ,其果仁是世界著名四大果仁之一 ,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腰果原产巴西东北部 ,南纬 10°以内的地区 ,16世纪上半叶传入亚洲和非洲 ,现已遍及东非和南亚各国。目前 ,世界上腰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巴西、越南、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在我国 ,腰果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 ,有 6 0多年的引种栽培历史。对海南岛 1977~ 1986年腰果丰歉年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表明 ,海南岛南部和西部的滨海沙荒草地可开发成为腰果出口创汇基地 ,其中以南部的陵水、三…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年限菠萝园土壤肥力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海南菠萝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分析表明,(1)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及坡度的提高,土壤侵蚀量增加,菠萝园表层土壤石砾含量增加。(2)同一坡度,菠萝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也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及坡度的提高,侵蚀量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有机质和全氮含量。(3)菠萝园土壤磷素及全钾含量,同一坡度不同年限间没有表现出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常规的土壤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ma Hance)、益智(Aipinae Oxyphylla Miq.)混作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以及根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充分发挥农林复合系统的优势,提高土壤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槟榔根系及其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剖面法研究了槟榔根系的养分结构。结果表明:槟榔为浅根系植物,其根系集中在0—40cm,80cm以下根量很少。槟榔根系为团网状,10年生树根系的水平伸展半径为0.85cm,分布深度0.95m。槟榔根系在各土层深度分布均匀,其中,以〈3mm根所占比例最大,没有明显的主根。槟榔根中N素含量平均为0.0532%,其中20-30cm处的根N含量最高为0.063%.根中P、K含量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槟榔根系的含水量随土壤深度没有较明显的变化,靠近地表层部分因蒸发作用含水量较低,但也达78.3%,槟榔粗壮的根系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其具有较强的耐旱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