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研究柑橘园长期种植白三叶对四川丘陵区紫色土有机碳及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为紫色土地力提升和柑橘园肥料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2014—2020年在川东北丘陵区开展5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柑橘园清耕及柑橘园间作白三叶2个处理,2020年3月,采集0~10、1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川东北丘陵区柑橘园土壤水稳定团聚体以<0.25 mm小粒级为主,2~1 mm粒级含量最低。与清耕相比,柑橘园长期种植白三叶增加了2~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减少了>2、<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且不同土层之间均表现出这一趋势。种植白三叶显著提高土壤0~20 cm土层及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为随着粒级的减小含量逐渐增加、且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除0~10 cm土层>2、2~1 mm粒级外,柑橘园种植白三叶均能提高不同土层中各粒径土壤碳氮比。综上,柑橘园长期种植白三叶增加土壤>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补充紫色土有机碳库和氮养分含量,能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升紫色土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稳系数法对花生区试品种(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2、2013年四川省花生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15个品种(系)高产稳产性进行综合分析,对参试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作出评价,其结果与根据区试标准推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用HSC法评价花生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四川省地方花生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特征,以四川省100份地方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花生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测试获得了生育期、主茎高和百果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数据。结果表明,在考察的14个性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是二次分枝数(54.12%),变异幅度最小的是生育期(0.99%)。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茎高度2.99,最小的是生长期0.19。采用Ward法对四川省地方花生品种进行聚类,在遗传距离阈值为5时,将其分为3个类群,均以密枝亚种为主。其中Ⅰ类群分布有7份珍珠豆型材料,Ⅲ类群分布有9份珍珠豆型材料,同一地理来源的多个地方品种交叉出现在这3个群体中。表明四川地方花生品种的遗传关系与所属类型和区域来源无关,但花生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可在提高地方品种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为花生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质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4.
天府26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用963-4-1作母本、中花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加工型天府花生品种,属中间型早熟中粒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好,外观品质好,适合加工咸干花生。2011年通过四川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田间技术鉴定,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2016年被列为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除了详细介绍天府26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等特征特性外,还介绍了包括选择与准备高产地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和平衡施肥等方面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天府花生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和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府花生品种是四川盆地主要的花生栽培品种,为明确各品种间的遗传和变异,我们对天府花生骨干亲本伏花生和罗江鸡窝及其37份衍生品种进行了表型性状考察及SSR引物扩增。14个表型性状中,百果重的标准差值最大,为19.98,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单株分枝数、二次分枝数、果数、果重和亚油酸含量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分别为20.68%、54.35%、21.47%、23.34%、15.02%,遗传分化显著。13对伏花生特有带型和15对罗江鸡窝特有带型中,分别有9对和6对引物特征带在各自衍生品种中遗传频率超过50%,遗传率较高。用77对具多态性的引物扩增,共扩增出229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产生1~6条,引物平均扩增2.97条。表型聚类和基于SSR标记的聚类中,聚类总趋势一样。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天府花生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较窄,在四川花生未来的育种中需引进更多优良性状的花生资源作为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6.
天府38是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以天府22为母本,以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湘花2008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来的高产、高油新品种。天府38花生品种籽仁含油量为55.7%,高于高油花生55%的标准。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证书编号为GPD花生(2022)510047,适宜在四川及周边省份非青枯病重发区域3-5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7.
花生晚斑病是世界上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的花生真菌性病害之一。近三十年来在世界主要花生产区的危害逐渐加重,已成为制约花生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已育成抗晚斑病品种和品系、抗性遗传机制、抗病候选基因、数量性状基因座及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抗性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的研究方向,为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来源的8个蚕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生育期、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荚长、荚宽、百荚重、百粒重等指标,筛选适宜四川果园间作的蚕豆品种。结果表明,鲜籽粒产量与鲜荚产量、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有效结荚节数呈显著正相关。江苏的通蚕鲜8号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分别达到16 362.79 kg/hm2、5 905.06 kg/hm2,比对照成胡10号分别增产28.86%、16.18%,适宜作为鲜食蚕豆品种在四川果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四川丘陵紫色土花生品种耐缺铁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耐缺铁花生种质,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石灰性紫色土上,对19个花生品种的耐缺铁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花生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耐缺铁性差异较大,结荚期表现最为明显;2)花生品种间耐缺铁性差异显著,ICGV86031无缺铁性黄叶及矮化株,SPAD值最高;3)品种间的耐缺铁性变异和丰产性变异表现为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或简单直线相关;4)ICGV86031极耐缺铁、但丰产性差,ICGV97228、ICGV97229和ICGV97232为铁敏感材料,在缺铁性土壤上产量损失严重,天府24较耐缺铁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花生晚斑病抗性遗传分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高抗晚斑病种质ICGV86699与高感花生品种中花5号作亲本构建重组近交系XA-RIL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晚斑病抗性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XA-RIL群体家系间晚斑病抗性差异极显著,抗性受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60.10%~86.61%,微效多基因遗传率为6.65%~32.77%。相关分析表明,晚斑病抗性与晚熟、结果数少、小籽粒等性状连锁。鉴定出家系XA006为一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产、高抗晚斑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