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7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是我国农业经济中一大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参业有了长足发展.人参栽培区域、栽培面积、单产及质量均有明显变化。但参业内部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棉12号光合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12号是目前推广的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产量稳定性。为探索其高产与生态生理的关系,我们对中棉12号的光合生理生态、干物质生产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1986~1987年在本所进行了田间试验。1986年播期为4月15日和4月30日。每播期  相似文献   
3.
用日净光合总量分析冬小麦绿色器官的光合生产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测资料,从光合生产能力的角度分析冬小麦各绿色器官的贡献。光合速率代表作物或绿色器官的光合能力,用日净光合总量,即用一天的光合和呼吸总量之差来表示,结果表明,孕穗至灌浆期,小麦上部三叶片的日净光合总量较大,对于粒产量贡献较大;而倒四、五叶在孕穗期日净光合总量已是负值,它们在光合生产中已无贡献。抽穗后的穗能进行光合作用,一穗的光合速率相当于一片旗叶的光合速率,但由于穗的呼吸比旗叶高40%左右,日净光合总量并没有旗叶高,灌浆期以后,日净光合总量下降,甚至出现负值。因此,穗的光合作用是整体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但在整个光合生产中贡献不大。进一步说明绿叶是小麦光合生产中的主要功能器官。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群体光照条件及其光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光照条件下,对群体内部光照强度、叶片的光合特征以及各生育期群体光合速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试验证明,单透光棚比全荫棚人参增产47%。为此,我们于1982至1984年对两种荫棚的小气候状况和人参光合速率进行了对比观测,初步结果报告如下。方法单透光棚,畦向东南30°,前檐朝北;棚高(从畦面计算):前柱95厘米,后柱70厘米;棚宽180厘米,花帘透度为2.6厘米,中间夹无色 PVC 农膜;畦高30厘米,畦宽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灌区春小麦高产的气候生态环境及光能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作物分布在海拔2600~3000米灌区内。近十年来,春小麦持续在20多块地上,出现了平均亩产900公斤以上的产量。其中1978年有3.91亩亩产达1013.05公斤和1984年2.39亩亩产达1006.65公斤。创世界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在小麦高产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二报:人参的水分生理特性植物体中水分代谢的动态平衡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一种矛盾的统一,涉及植物生理活动的一切重要方面。有关人参水分生理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掌握人参的生理生态需水规律,满足人参生命周期中水分代谢的供求平衡。是获得人参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