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19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麦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的适宜播期与播量,以2个大麦新品系2B11-5172和2B12-549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播期越早、产量越高;播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播期与播量的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也不显著。本研究中,早播以10月25日播种、播量为16万粒/667 m~2的组合较合适,晚播以11月4日播种、播量为24万粒/667 m~2的组合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2007年偃师市的小麦生产,由于狠抓了精量匀播、控旺管理、预防冻害、科学追肥、综合防治病虫等关键性技术措施,战胜了冬春温暖麦苗旺长、孕穗期低温冷害、抽穗后三次大风倒伏、中后期高温干旱影响灌浆等多种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又夺取了大丰  相似文献   
3.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03~2004年度小麦播种期间,偃师市由于连续降雨较多,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mm,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一般推迟播期10~15d,最晚的在春节前才播种,晚播面积占总麦播面积的60%以上。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们进行了系统地田间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冬前麦苗生长慢,根系弱,分蘖少,不健壮,抵御低温能力降低据气象资料记载,小麦播种至越冬前,由于播种晚气温低,冬前积温明显减少,特别是11月份正值小麦分蘖期,上旬突降大雪,日平均气温由10℃以…  相似文献   
4.
洛麦21号是洛阳市农科院最新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2006年4月顺利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11)。该品种2006年引入偃师市小面积试验示范种植,产量表现突出,如高龙镇大屯村种植50亩实收平均亩产达649kg,刷新了洛阳市小麦单产记录。2007年又经多点试种成功后,2008年作为小麦良种补贴品种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区麦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豫西地区小麦田间杂草普遍发生的现状,总结出一整套农业除草和化学除草的综合防治技术,以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特殊气候条件诸如降水、冬季提早降温降雪、春季气温偏低回升慢、多次降温等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调查了产量变化,并提出应变措施,以为偃师市的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鸡蛋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样品经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加入衍生试剂2-硝基苯甲醛,37℃避光孵育16 h,Na_2EDTA-McⅡ-vaine缓冲溶液和乙酸乙酯共同提取,经固相萃取去除基质中的干扰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结果]4种兽药残留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0.1~20.0μg/k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回收率为79.85%~102.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4%~9.16%,定量限为0.5μg/kg。[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相对简单、准确且灵敏度高,适用于鸡蛋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药物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蔬菜中52种农药残留快速前处理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52种目标农药添加至经过破壁处理的空白基质小青菜中,静置24 h后,使用乙腈超声提取,高速离心并以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无水硫酸镁按1∶1混合净化后上机检测。[结果]在低(25μg/kg)、中(50μg/kg)、高(100μg/kg)3种添加浓度水平下,样品经破壁处理后再采用改进的QuEChERS法前处理平均回收率为60.45%~114.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12.18%。[结论]该方法更简单快速、准确高效、相对省时省力,且均符合检测要求,可用于日常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河南省偃师市2006年推广种植鲜食玉米306.7hm2,较种植普通玉米增收1 500~3 750元/hm2,最高收入达2.28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农民欢迎。为了加快推广,特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总结出隔离种植、分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分期适时采收等一整套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2003~2004年小麦播种期间,我地区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毫米,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由于应变及时,晚播麦田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00千克左右,高的413.3千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