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方汽轮机厂生产30万千瓦汽轮机的关键之一是末级动叶片的加工。末级动叶片汽道长达1米(简称1米叶片)。1米叶片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动叶片,如图1所示,它的汽道共有二十一个截面,各截面都是以座标点表示,是无规则座标点叶片。叶片的进出汽边由很多折线组成,叶根为直齿枞树型。叶片的特点是长度长、叶型宽和叶根短。过去我厂加工的叶片,汽道最长为680毫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PTI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PTBD或PTIBS,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 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部位,其中高位梗阻19例,低位梗阻37例。梗阻原因包括肝癌14例,胆管癌11例,胆囊癌5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14例,壶腹部占位1例,胰头癌11例。术中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方案。结果所有5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行PTBD11例,PTIBS40例,PTBD并PTIBS5例。TBIL由术前(295.65±152.86)μmol/L降至术后(151.05±107.36)μmol/L(P<0.01)。术后感染对黄疸消退有影响(P<0.01)。梗阻部位与黄疸消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黄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疗效。方法35例骨盆骨折伴大出血患者,其中车祸23例、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4例、挤压伤3例。有合并伤18例。选择腹股沟区无血肿侧或血肿相对轻侧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超选择进入出血动脉分支;不能超选者,则于髂内动脉主干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至血流明显缓慢,再以直径5~8mm弹簧圈栓塞髂内动脉主干。对于骨盆双侧或中心部骨折者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结果35例患者造影均见有不同程度动脉痉挛,其中29例见对比剂外溢,呈斑片状或条状染色。栓塞后于患侧髂总或髂内动脉造影复查,对比剂外溢现象消失。35例患者血压均于术后2h内逐步平稳回升,24h内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出现拇趾远端皮肤轻度坏死。未出现与栓塞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措施简捷、微创、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途径联合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经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介入术中采用EOF方案(5?蛳 Fu 500 mg/m2,奥沙利铂130 mg/m2,表柔比星40 ~ 60 mg),A组在介入术后d 1 ~ 4经静脉使用CF(亚叶酸钙)150 mg/m2维持2 h,30 min后使用5?蛳 Fu 500 mg/m2 维持6 h,4周为1周期,B组术后口服替吉奥,40 ~ 60 mg,2次/d,d 8 ~ 21,休息1周,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2周期治疗。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K?蛳 M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25)。结论 替吉奥口服化疗较之5?蛳 Fu全身静脉化疗联合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性更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索介入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介入治疗,化疗用药为5?蛳 Fu 0.5 g/m2,表柔比星40 ~ 60 mg,奥沙利铂130 mg/m2;观察组(3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40 ~ 60 mg,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3.3%,观察组为8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消化道不良反应,血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 介入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较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受微波治疗的临床或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TACE治疗后1个月行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共消融56枚病灶,最大径<3 cm 43枚, 3~5 cm 8枚, >5 cm 5枚。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传统穿刺基础上,先引入导管鞘,再经鞘管同轴送入微波针进行消融。采用传统微波针直接穿刺16例20枚病灶;导管鞘辅助穿刺25例36枚病灶。MWA治疗后1个月查增强MR评估疗效。结果 41例患者成功完成TACE联合经皮MWA治疗。两种穿刺术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病灶最大径<3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病灶最大径3~5 cm及>5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种穿刺方法不同大小病灶1次穿刺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穿刺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其中出血、血管瘘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而针道转移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中的穿刺次数,从而降低了出血、血管瘘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隧道初次衬砌的设计中还依赖经验法和现场的监测数据,规范也没有明确地给出隧道初次衬砌的目标可靠指标值.以大瑶山隧道基础数据为计算依据,以隧道初次衬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层-结构模型"分析了衬砌在极限承载能力作用下的可靠度.主要内容包括:分析、计算了各个变量的统计特征,结合这些变量应用同济曙光软件计算了初次衬砌在Ⅲ级围岩下的受力情况;利用响应面法计算了隧道初次衬砌的功能函数;根据所计算的内力值分析了作用效应的统计特征和抗力的统计特征;通过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初次衬砌的可靠指标,并用MATAB软件得以实现;最后,利用校准法给出了Ⅲ级围岩初次衬砌的目标可靠指标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