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高对晚期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效果。方法:本文对54例晚期肺癌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10例肺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动脉X线解剖类型有:右肋间一支气管动脉供血型占55.5%,单纯支气管动脉供血型占37.8%,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型占3.3%,肋间动脉供血占3.3%。根据晚期肺癌的血管构型又可分为多血管型,少血管型两种。肺动脉亦参于供血。结论:各种组织类型的肺癌应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化疗。  相似文献   
2.
为开展脐门静脉造影的介入放射学,弥补肝动脉化疗的不足,探讨肝脏内恶性肿瘤化疗的新途径。本文对8例男性肝脏左叶占位性病变患者作脐静脉穿刺造影测得肝圆韧带内脐静脉自肝门静脉左支囊都至腹壁脐切迹全长为19.4±4.3 cm。讨论了脐门静脉造影的优点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AxiumTM机械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Willis环周围宽颈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1例Willis环周围宽颈动脉瘤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AxiumTM机械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9例通过支架网孔置入微导管行动脉瘤栓塞,支架解脱;对12例载瘤动脉迂曲导管不易进入网孔者,采用先将支架跨过动脉瘤两端,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内距瘤底部1/3 ~ 1/2处,弹簧圈部分释放后,再释放支架进行动脉瘤栓塞,解脱支架。结果 21例患者所有支架、弹簧圈置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100%。21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6枚,占76.2%;大部栓塞5枚,占24.8%。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3 ~ 6个月,未发生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 联合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AxiumTM机械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Willis环周围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介入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 1 段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M 1 段栓塞6例、颈内动脉C 1 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病距介入治疗时间3h内2例,3~6h5例,>24h2例。结果7例6h以内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栓塞血管得到100%开通,2例大于24h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颈内动脉C 1 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结论超选择局域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6h以内急性脑梗死,能使闭塞的血管尽快开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5.
对10例尸体20侧精索静脉的解剖和30例X线造影观察,将左精索内静脉(ISV)的X线解剖分为六个基本类型。0型(静脉瓣正常型)占6.7%,I型(I型)占46.7%;Ⅱ型(Y型)占26.7%;Ⅲ型(H型)占13.3%;Ⅳ型(主干分叉型)占3.3%,V型(反F型)占3.3%。其中0~I型为正常X线解剖,占53.3%;Ⅱ~Ⅴ型为解剖变异占46.7%。认为ISV曲张症的栓塞治疗应因型而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变异、寄生性供血的产生机理。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收集TAE治疗资料完整的中、晚期肝癌340例,对其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变异供血93例(占27.4%);寄生供血99例(占29.1%);变异合并寄生供血12例(占3.5%)。结论:肝癌寄生性动脉供血的发生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1)。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变异供血因早期胚胎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滴注(IVD)、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和经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双重灌注(DAI)化疗方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980年以来3种给药途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43例(其中IVD 301例,BAI 64例,DAI 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种方法的近期有效率分别达53.4%、73.5%、98.7%,中位生存期达7.3、10.8和12.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单纯BAI能使高浓度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局部,缩瘤率高,而采用DAI能弥补单纯BAI的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灌注+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及经皮肝穿刺瘤体内多点注射CIK细胞共38例(研究组);将同期采用常规剂量经肝动脉段性化疗栓塞(C-TACE)联合经皮肝瘤体内注入无水乙醇80例(双介入组);单纯经皮肝动脉常规剂量C-TACE134例(单纯组)相比较。结果研究组、双介入组和单纯组近期显效率分别为76.3%、41.3%和14.9%,研究组的AFP降至正常及明显下降率则显著高于双介入组和单纯组,3组血清AF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45例下腔静脉阻塞血管造影的影像学分析,将其 X 线解剖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型为肝静脉入口平面膜性阻塞占40%(18例);2型为肝静脉入口平面以下至肾静脉入口平面之间阻塞占44.4%(20例);3型为下腔静脉广泛性闭塞占15.6%(7例)。文章依据其 X 线分型提出介入治疗的原则,并对 X 线分型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经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同时应用NT-海球栓栓塞治疗肾肿瘤6例。其中4例于栓塞后3~5天行切除术。术中肾蒂处理方便,出血减少,抑制或减少了肿瘤细胞的播散、种植或转移,改变了姑息性治疗肿瘤细胞单纯缺血坏死为缺血与药物杀伤双重治疗。达到了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之目的。文章对栓塞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