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1.
为了解决寨上矿区王足路矿段地表第四系及新近系覆盖厚造成找矿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引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等技术手段,在王足路矿段布设了3条线(188线、196线、204线)圈定异常,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进行了解译,大致确定寨上矿段内的含金破碎带向西延伸至王足路矿段。经钻孔验证,基本确定寨上矿段的9号和10号矿脉延伸至王足路矿段188线,并且在深部探矿工程中发现有石英闪长玢岩脉,说明王足路矿段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成矿潜力巨大。实践证明,借助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量圈定异常、再经深部钻探验证寻找矿化体的勘查模式,在西秦岭西段厚覆盖区的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矿用提升机调速多采用模拟量反馈控制系统体积大、控制精度低、反应缓慢且不能实现远程监控等问题,设计了以嵌入式为核心的数字式调速控制系统,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以及软硬件设计,取代了原有模拟量反馈控制系统中的电流调节器和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嵌入式的调速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控制精度和速度,调节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3.
针对400 kW以上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在采用多种方法减振降噪后,为进一步减振降噪,尝试借鉴300 kW以下中小型发动机采用在缸体底部安装梯形框架达到减振降噪目的的方法。台架试验表明:梯形框架对提高缸体底部的刚度,降低缸体底部的振动效果明显,梯形框架对抑制缸体裙部中部的振动没有效果;安装梯形框架对抑制油底壳的振动最明显。梯形框架降低发动机整体噪声不明显,但有使发动机噪声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某公司研发的大功率柴油机装车后,用户反映怠速时发动机后端噪声大,并伴有“格拉拉”的异响。为确定发动机的噪声源,本文分别在台架和整车上对发动机做了振动噪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发动机的噪声主要来自齿轮室、高压油泵和空压机以及缸盖罩壳,发动机“格拉拉”的异响是齿轮室的齿轮撞击声,造成齿轮撞击的主要原因是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对此本文提出了两种降噪方案:第一在齿轮室、高压油泵和空压机等处加装遮蔽罩;第二改进齿轮和缸盖罩壳设计,减小齿轮啮合间隙和缸盖罩壳耦合振动,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针对煤矿井下高压电网的基于注入信号、分散检测原理的新型选择性漏电保护,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煤矿电网漏电保护选择性动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灰色理论与TOPSIS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科研项目评价选优决策模型,并以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工作区位于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区内地层系统发育较为齐全,地层岩性组合多为砂岩和板岩互层,有利于金成矿的运移和保存,叠加褶皱和断裂控制着矿体空间定位及矿床分布。花岗岩体的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脉岩与矿脉空间关系密切。金矿成矿与热液活动有关,各类热液蚀变极为发育,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的热液蚀变主要为碱质交代作用、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褐铁矿化等。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区内已发现矿床的研究成果、区内化探及遥感成果,综合各种有利找矿信息,预测出塔儿里别竜沟和北门沟3个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针对带式输送机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滑、跑偏等故障,影响运输效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运输集控系统,实现对输送带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提高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