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振起  李勇  郜宁 《汽轮机技术》2007,49(6):464-466
指出了200MW供热机组常规设计中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补水地点变化的可行性,计算了补水地点变化对机组初投资、运行检修费用和热经济性的影响,为同类供热机组热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LPP)的转子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LPP降维后保留数据内部非线性结构的特点,对高维的故障振动信号降维并提取出低维的数据作为特征矢量,采用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进行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LPP方法能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电厂330 MW直接空冷机组的运行条件,设备状况和凝汽器Λ型结构内部空气流场的特点,在空冷单元中风机上方对称加装导流板、空冷单元四周加装不同角度的挡板,通过空冷凝汽器的性能试验对加装导流装置前后机组的背压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装导流装置后,空冷单元内的空气场及换热器表面温度场分布趋于均匀,运行背压降低约1.1 k Pa,平均供电煤耗下降1.9 g/(k W·h)。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疆天山电力玛纳斯发电分公司三期扩建工程7号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对300MW大电机组甩负荷过程进行分析,指出甩负荷试验中需注意的关键点,为今后疆内大型机组甩负荷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热力计算模型,基于供热负荷的变化,对热泵供热系统供暖期内的变工况进行模拟。比较改造前后两种供热模式在相同热负荷下的热经济性能;发掘并对比不同供热模式的最大供热能力。结果表明,随着供热负荷的增加,热网回水温度升高,热泵性能系数COP下降。改造后的热泵供热模式热经济性能要优于传统供热模式,在相同供热负荷下,热泵供热模式总的供热抽汽量明显低于传统抽凝供热模式;总的发电量比传统抽凝供热模式增加了3%左右;发电标准煤耗比传统抽凝供热模式最大降低了近3%。改造后的热泵供热模式能满足的最大供热面积比传统抽凝供热模式增大了17.5%,明显增强了原有系统的最大供热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发电厂3号机组汽轮机、锅炉效率低及供电煤耗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综合升级改造方案。改造内容包括:汽封间隙调整及汽封改造、汽轮机中低压连通管改造、电泵芯包改造、磨煤机增容改造、增压风机和引风机二合一改造、脱硝空气预热器改造、电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和锅炉低NOx燃烧器改造等。机组实施综合升级改造后,汽轮机效率、锅炉效率大幅提高,供电煤耗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700℃高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确定机组热力系统及主要热力参数,分别采用给水等焓升法和蒸汽等焓降法对机组抽汽参数进行计算及分析。给水等焓升方法计算出的超高压缸和高压缸内级组焓降明显较大,超高压缸和高压缸的功率明显大于中压缸和低压缸;蒸汽等焓降法计算的各级抽汽压力相对较低,且低压缸抽汽量较大,中压缸和高压缸的抽汽量相对较小,蒸汽等焓降法得到的机组热效率为0. 5469,给水等焓升法得到的机组热效率为0. 5344,采用蒸汽等焓降法得到的抽汽位置及抽汽参数使机组具有较高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将亲水性的聚乙二醇接枝到环维黄杨星D的氨基侧链上,得到一系列未见报道的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用IR,1H-NM 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进行了水溶性、水接触角及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的聚乙二醇被成功地接枝到环维黄杨星D上,使其后者亲水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对红细胞无破坏作用,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为开发环维黄杨星D新型静脉注射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振起  郜宁  李勇 《汽轮机技术》2007,49(5):379-381
定量分析了200MW、300MW、600MW机组喷水调温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指出过热蒸汽喷水调温系统的减温水应由最高一级加热器出口引出,不仅可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且可以缩短减温水管道的长度,方便管道布置,减少投资。再热蒸汽喷水调温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较大,机组实际循环热效率降低较多,运行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再热汽温采用喷水调节。  相似文献   
10.
燃煤锅炉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会带来厂用电增加及还原剂消耗,增加了运行成本。为使联合运行成本最优,本文在考虑SCR脱硝系统运行成本和锅炉燃煤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机组负荷、总给煤量、总风量、一次风压、二次风量、燃尽风量和喷氨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电站锅炉SCR脱硝系统联合运行成本模型,利用粒子群(PSO)算法对一次风压、二次风量、燃尽风量和喷氨量等可调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不同工况下各参数的最优值。并且采用某1 000 MW发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通过优化后机组的联合运行成本可降低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