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企业战略项目,战略项目的决策直接关系企业发展的未来,其决策不能是盲目和无系统性的,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对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世界上先进的石灰窑窑型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合济钢的实际情况 ,确定选择意大利弗卡斯公司的套筒窑为新建石灰窑的窑型  相似文献   
3.
国内中厚板生产线共有的薄弱环节及今后的改造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培建 《宽厚板》2003,9(1):1-2
日本中厚板生产的权威人士认为世界上的中厚板生产线可分为三个档次 :一档是全能型 ,适应于研究、开发各类产品需要的 ,代表厂是德国蒂森公司和日本 NKK福山厂 ;二档是亚全能型 ,工艺配置上与一档无多大区别 ,只是建设年代较为久远 ,而后续改造没能跟上 ,适应能力偏弱 ,代表厂为日本住友金属和歌山工厂 ;三档为单一型 ,仅能满足最普遍规格产品生产 ,没有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这一档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国内中厚板生产线。分析此类现象的原因 ,必须从源头谈起 ,概括起来是这样一种状态 ,国内的中厚板生产线由于大都是由三辊劳特生产线改造而成 ,…  相似文献   
4.
设计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通过国内外设计情况的对比 ,提出了规范设计招标程序和合同签约模式 ,引入设计师责任保险制度和项目建设特别咨询制度等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焦化厂干熄焦带式输送机除尘系统的一些现状,针对干熄焦粉尘扩散特性,探析系统设备与生产规模的匹配关系,寻找解决保护厂区环境的措施和方法,保证操作岗位和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韩学好  赵培建 《宽厚板》1999,5(5):39-41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宽厚板厂3200mm四辊粗轧机,系由荷兰引进的二手轧机改造而成,原为精轧机,在我公司改造为粗轧机后,将原来适应精轧机的机架辊改造为适应粗轧机的机架辊.由于设计过程中,对机架辊的受力状态缺乏全面的分析,机架辊一端固定在垂直预埋板上,基础受力状况为垂直方向36.8t,另一端利用轧机地脚螺栓固定,致使在投用几个月后,就出现了预埋板脱落现象,被迫停产加固.为使加固后的机架辊适应粗轧机负荷变化大的要求,我们对粗轧机轧制过程的受力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指导机架辊新的加固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焦化厂焦炭筛分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优化措施。通过重新设定及更换振筛筛网规格,使用大倾角皮带,加强岗位管理,从而完全取消粉焦的二次筛分和倒运,降低了焦粉产量,减少了倒运成本,提高了焦炭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从轧机规格、产量规模,生产线构成,工艺构成等方面分析了国内中厚板生产线共存的薄弱环节,同时结合各企业改造经验,从市场分析入手提出了国内中厚板轧机的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9.
铁水脱硫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炉外处理工艺技术之一.70年代后期用于生产.80年代在发达国家获得广泛应用。在我国,70年代武钢从新日铁引进KR法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0.
赵培建 《宽厚板》1998,4(5):42-43
1 概况 为完善济钢(马)钢板有限公司中板厂轧制工艺,我公司从加拿大阿尔格玛钢铁公司引进114″二辊、四辊联合轧机一套,这套轧机于1959年投用,其生产过程为二辊时开坯,四辊时轧板,但开坯和轧板不能同时进行。因此1982年之后,阿尔格玛钢铁公司将其改为二辊开坯机,于1991年停产。 经过技术考察,认为该轧机的牌坊、机架辊、主传动、换辊等系统设计都比较合理,基础条件较好。但辊系的刚度偏小,特别是支撑辊直径仅为1346.2mm。再者,因该轧机有快、慢两套压下系统,快速为78~156mm/s,慢速为5.96~11.92mm/s,造成压下速度不合理。这些(?)难以适应我们将其作为四辊单机生产或作为精轧(?)的条件。如果将其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保持原来基础条件好的优势,改变刚度小,压下速度不匹配的弱点,这架轧机可达到较高的装机水平,轧出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实际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