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水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复杂,常规水质监测难以准确掌握水库水质实际状态的问题,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为例,在综合考虑水文、地形及水动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分区布设监测断面和监测点,获得了时空综合条件下的水质监测样本,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量化综合水质级别,结合GIS地统计学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与GIS结合的方法,不仅可合理地量化水体综合水质状态,还可直观地展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建议对复杂地形边界的水库大水体进行时空综合监测,以掌握水质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2.
水库库区水下地形复杂,且伴随着冲刷淤积作用,运行数十年后水库库底地形变化较大,已有的地形资料难以真实地反映库底地形,成为水库管理的难点。在研究碧流河水库多源地形数据构建技术的基础上,对水库现有的声呐探测、历史测量图、人工点测量等多种来源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了水库库底地形的更新重建。结果表明,经该方法更新后的结果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库区地形,进而重新推求了碧流河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分析了碧流河水库的淤积量与淤积分布情况。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为水库防洪与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碧流河水库地形及其运行特征,在入库口、库中心和坝前区共布设了5个采样断面,进行水质监测,进一步探索水库富营养化程度与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碧流河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范围内。碧流河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指数平均值在50.7-54.1之间,已经呈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超标指标为总氮。入库口较差,坝前较好。建议从点源、非点源、内源污染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控制,改善水库水质,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气温与降水是水利工程运行中的重要因素。此文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方法对碧流河水库198—2013年间近30年的气温与降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碧流河水库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0.4℃,呈现在波动中逐渐增加的趋势,在1986—1988年发生突变,主要存在8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65.3 mm,呈现在波动中逐渐增加的趋势,在1984—1986年发生突变,主要存在6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环境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库区单项因子或多项因子水环境质量的尺度.其方法简单、直观,应用简便.根据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依照评价的项目和水质好坏将库区多项水质综合指数进行模糊概念分级,最后做出库区水质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雨洪水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水库作为流域内重要的控制性水利工程,洪水过程中水质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以碧流河水库为例,对建库以来7场典型洪水前后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洪水过程能够减弱碧流河水库水体的热分层结构,影响溶解氧垂向分布;洪水过程影响较大的水质指标为六价铬、大肠菌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洪水过后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空间上来说,洪水对入库口断面的影响大于对坝前断面的影响,碧流河水库地形特征能够减弱洪水异重流对坝前水质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洪水过后碧流河水库水质变差,但整体上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水源地要求;洪水期间入库污染物主要来自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认为,通过源头治理、入库口拦截、合理调度等措施可以减轻洪水事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依据灰数列间几何相似的序化分析与关联测度,来量化不同层次中多个序列相对某一级别质量序列的关联性。按离散数据间几何相似程度来判断关联大小,并进行排序。构造满足关联空间的关联离散函数,从中确定关联性最大,隶属程度最高的某个序列进行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碧流河水库水质有机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人们关注。尽管目前水质有机污染还未超过国家标准,但个别指标有污染加重的倾向。从pH值增长、高锰酸盐指数与生化需氧量增长、氮物质来源、总磷增长、其他有机污染物等方面分析了增长的原因对水库水质将产生的危害以及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水库水质质量。水质有机污染不仅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以往水质监测数据多是针对表层水体采样,难以完整的反映水库水质状况的问题,本文以碧流河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水文及地形条件从水库上游至坝前依次选取六个监测断面,采用分层监测的方式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利用GIS地统计学方法和图片展示功能对碧流河水库的温度、溶解氧、总氮及总磷的垂向分层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直观的展示出动态水位下的水库垂向深度变化及其相应的水质属性。结果表明水库总氮呈现均匀混合状态;水库总磷呈现汛期大,汛后小,冬季最低的变化特征,平面分布上呈现水力推移的特征,随着水力方向逐渐减少,垂向上则无明显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0.
水库运行多年后,沉积物污染逐渐成为影响水库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研究沉积物结构特征和沉积物污染特性是掌握水库淤积过程,防治水库内源污染的基础。通过对典型水库沉积物进行调查发现沉积物实际上是由外源性的污染输入形成,且多数处于静止水体,多年累积下具有明显的层理性和时序性特征。采用凯氏定氮法对沉积物中总氮含量进行分析,碧流河水库沉积物中总氮含量较高,在1153―3320mg/kg之间,从建库以来呈增加趋势,增加了水体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