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充分利用沼液,采用向沼液中投加MgCl_2·6H_2O和Na_2HPO_4·12H_2O生成磷酸铵镁(鸟粪石)的方法,以回收其中氨氮的同时获得缓释肥鸟粪石。本研究以生活垃圾厌氧处理后排放的沼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H值与磷氮物质的量比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氨氮回收率影响不是很明显,当pH值在7.5~10.0之间变化时,氨氮的回收率均大于78.31%。而磷氮物质的量比对沼液中氨氮回收率影响非常显著,随着磷氮物质的量比从0.8升高到1.3,氨氮的回收率也从64.73%提高到91.05%。利用响应曲面对上述两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氨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7.5,磷氮物质的量比为1.183,此时氨氮回收率为88.69%。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比研究了玉米秸秆单独发酵以及玉米秸秆和白菜混合发酵的产甲烷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连续运行的78 d内,与玉米秸秆单独发酵相比,玉米秸秆和白菜混合发酵的平均日产气量提高了28.6%以上,平均甲烷含量提高了24.5%以上,发酵体系的pH值维持在6.91~7.43,处于产甲烷的最优pH值范围内,发酵体系的氨氮浓度有较大幅度的升高,但未抑制发酵体系的甲烷生成;通过水力停留时间验证了该研究所设定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牛粪与蘑菇渣厌氧混合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牛粪和蘑菇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牛粪和蘑菇渣厌氧混合发酵的批次实验,并对厌氧混合发酵过程的累积甲烷产量进行了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蘑菇渣和牛粪的质量比为1∶3时,发酵系统的产甲烷效果和稳定性最好;但是,相对于单一牛粪发酵而言,混合发酵的产气量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优势;Gompertz模型更适合于牛粪和蘑菇渣厌氧混合发酵实验组累积甲烷产量的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分别利用麦秆与厌氧消化后的沼渣为原料制备了麦秆基活性炭和厌氧消化后的麦秆基活性炭,考察其表面形貌以及对亚甲基蓝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活性炭大部分为微孔结构,厌氧消化后的麦秆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与总孔容积均高于麦秆基活性炭。XRD结果表明,2种活性炭中均出现了石墨微晶,但石墨化的程度均很低,主要由无定型碳和少量石墨微晶组成。2种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动力学表明,厌氧消化后的麦秆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具有更高的吸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