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序的引导装载功能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必备功能.针对发动机电控单元的特点,设计出基于车辆标准传输总线CAN总线和标准诊断协议ISO15765协议的电控单元引导加载功能.实现了控制软件和标定数据的自动下载和更新,电控单元内部程序的跳转控制功能,提高了电控单元的生产和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SAE J1939协议是中重型道路车辆上控制器局域网的通用标准,本文实现了SAE J1939协议中除了网络层以外的所有基本功能,并在基于Infineon C167平台上完成与高压共轨系统控制软件的集成,通过CANoe软件模拟测试和连接CAN总线汽车仪表实际测试表明,所开发的协议实现了所有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共轨系统对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以MPC5534单片机为平台,开发了eTPU齿捕获函数和执行器控制函数,实验表明,齿捕获函数具有强抗干扰能力和智能判缸逻辑,执行器控制函数以角度为单位,不需要中断参与,控制精度和效率更高,系统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一次主喷加一次后喷为研究模型,分析了两次喷射油量、共轨油压、燃油温度和两次喷射的时间间隔对后喷油量波动规律的影响,确定了以基准油量为核心的补偿策略,总结了喷油器压力波动补偿方法和标定方法.实验表明,补偿策略能够将后喷油量波动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为多次喷射模式下油量精确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资源事业的发展,我国对针状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促使针状焦逐渐表现出工业化的生产特性,推进针状焦产业的发展。近几年,针状焦的生产规模有扩大的趋势,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分析针状焦的生产现状,才可对其做预测性的强化推进。因此,本文通过对针状焦的生产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状焦生产的预处理单元使用了溶剂萃取-连续沉降工艺。该工艺的优点是精制沥青收率高、质量稳定、溶剂消耗少,缺点是沉降系统容易堵塞,难以长周期运行。分别对脂芳比、溶剂比、沉降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软件开发了一套共轨系统路谱统计软件,设计了实时显示的人机交互界面,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实现了同电控单元的串口通信程序及定时数据处理程序;并将代码编译打包,满足了通用安装的需求;运用该软件对一辆油耗偏高的自主共轨公交车进行跟踪实验,结果显示该车柴油机运行范围多集中在较高油耗区域,经控制参数优化后平均运行...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双电磁阀增压喷油器解决方案因其喷油规律可变,喷油器内部蓄压喷射的特性,在节油环保以及优良的发动机瞬态响应特性方面成为未来喷油器研究的热点,也代表喷油器的发展方向。针对双电磁阀增压喷油器,研究了双电磁阀协同工作时多种喷油规律的实现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以期获得不同的喷油控制效果。最后,通过比较增压与非增压喷射喷油量的差异,分析并确定了增压喷油器的压力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软件开发了一套共轨系统路谱统计软件,设计了实时显示的人机交互界面,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实现了同电控单元的串口通信程序及定时数据处理程序;并将代码编译打包,满足了通用安装的需求;运用该软件对一辆油耗偏高的自主共轨公交车进行跟踪实验,结果显示该车柴油机运行范围多集中在较高油耗区域,经控制参数优化后平均运行油耗降低12%,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标准的Ⅴ型开发流程和相应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基于转矩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控制算法,重点开发了垒新的以转矩为控制目标的算法架构.首先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进行了详细的算法设计,完成了算法快速原型验证、代码自动生成、系统集成、发动机与整车标定试验等工作,并建立了软件数据标定流程.实车测试表明:基于转矩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控制算法有利于满足发动机和整车的匹配要求,缩短标定时间,同时为整车网络化集成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