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以差压变送器低压容室通大气压力与工作压力两种方式所测量的结果为例,经Z值评定法进行了结果评定,得出两种方法均满足要求的结论,但最大值为0.719,已经达到评定的临界预防准则,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检定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对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T23接头进行了500~650℃、0~3 000h的时效试验,分析时效对焊缝组织、硬度和韧性的影响,研究了T23接头在470℃和550℃下的蠕变断裂行为,揭示T23接头的早期失效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对T23接头焊缝性能的影响很大,当时效温度低于550℃时,焊缝长期处于高硬度状态,有明显的时效脆化倾向,当时效温度超过600℃时,焊缝中析出碳化物,硬度降低,冲击韧性逐渐恢复;T23接头脆性失效与楔形蠕变裂纹有关;焊后热处理是防止T23接头失效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焊后热处理的效果和接头的可靠性,建议将250HB作为焊缝硬度控制的上限.  相似文献   
3.
常熟发电有限公司4#发电机系上海电机厂制造的QFS300MW汽轮发电机,大轴材料为26Cr2Ni4MoV钢,在1995年7月的小修中,发现发电机转子侧靠近轴颈处圆周磨损成深27 mm、宽10 mm的沟槽。经制造厂计算,磨损沟槽处的应力集中系数为2.6。大轴的设计安全倍率为1.32,磨损后不考虑应力集中的情况下降为1.07。为了恢复发电机大轴的安全性能,成立了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经过近3年艰苦试验研究,课题组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地对该转子进行了现场焊接修复。在焊接研究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是:①大轴材料为非焊接用钢,碳当量高,拘束度大…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焊接工艺,解决水冷壁T23接头焊缝在运行中容易出现裂纹的问题,测试了T23接头在4种不同工艺(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不预热、焊后热处理,预热、焊后不热处理,预热、焊后热处理;预热温度为150 ℃,焊后热处理工艺为740 ℃、0.5 h)下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并观察了显微组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预热对T23接头硬度的影响不大,但增大晶粒尺寸和过热区的宽度,对焊缝和热影响区(HAZ)的韧性均有不利影响;焊后热处理明显降低焊缝和HAZ的硬度,虽然对HAZ韧性影响很小,但可改善焊缝的韧性。建议预热温度不超过150 ℃或取消预热,进行焊后热处理以保证接头的长期服役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刷镀技术的分析,提出了用电刷镀技术修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泄漏的工艺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发电厂汽缸结合面泄漏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6.
34CrNi3Mo叶轮键槽补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4CrNi3Mo叶轮键槽材料焊接性的分析,制定出了一套合理的焊接修复工艺,并在实际补焊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将P91钢焊缝在650 ℃分别时效210、1000、3000和5000 h,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SEM-EDS)和复相分离技术(MPST)研究了焊缝黑线/正常组织区域的合金元素(Cr、Mo)的分布变化以及M23C6体积分数变化。结果表明,焊缝黑线缺陷区域组织由δ-铁素体和周边析出相M23C6组成,黑线组织上有显微裂纹和显微孔洞;黑线组织区域的Creq较大,促进了δ-铁素体的生成;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黑线组织区域基体中贫Cr较正常区域严重,M23C6相所占体积分数更多,且颗粒更易粗化。  相似文献   
8.
从特高压金具的重要性、制造工艺、材料、运行特点、受力等角度对1000kV特高压金具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目前500kV及以下线路金具运行实际情况,以球头挂环(板)为例对特高压金具的无损检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设计制作的模拟试块和对比试块,对钢管塔腐蚀进行了超声导波检测。通过导波在钢板中的端面传播特性、不同厚度钢管塔检测的探头选择、不同类型缺陷的定位定量,提出了检测工艺,并利用实际试样检测结果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超声导波检测方法可用于钢管塔尤其是其埋地部分局部腐蚀的检测,所制订的检测工艺可以检出不小于钢管塔壁厚20%(最小深度2mm)的腐蚀坑。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华能淮阴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磨煤机ZG45大齿轮裂纹产生的原因及运行工况,对ZG45钢的焊接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补焊工艺,并用此工艺多次成功地修复了开裂的磨煤机大齿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