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order to study reasonable sintering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ppropriate copper powder size range of micro heat pipe (MHP) with the sintered wick, the forming principle of copper powders in wicks and MHP’s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were first analyzed, then copper powders with different cell sizes and dispersions were sintered in RXL-12-11 resistance furnace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hydrogen at different sintering temperatures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of sintering time, and finally the sintered wick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mages and their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ick sintered with copper powders of larger cell size or smaller size range has better sintering properties and larger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and that the increase of either sintering temperatures or sintering time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wick’s sintering properties and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and the former affects more obviously than the latter. Considering both its manufacturing cost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opper powders with the size range of 140–170 μm are sintered at 900–950°C for 30–60 min in practical manufacturing. In addition, two approaches to improve wick’s porosity are also propos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larger the wick’s porosity, the better the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of the MHP.  相似文献   
2.
大功率LED典型热沉结构散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设计了三种大功率LED照明装置,并对其二次热沉散热进行了散热原理比较、实验性能分析,建立了热阻网络模型,对其进行了结温计算和寿命预测,发现微热管、薄肋片、风扇可以很好地实现散热.利用正交试验法对LED照明装置结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自然对流条件下,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需尽量提高导热环节的热导率并结合其散热能力进行功率的控制.为微热管散热技术提供了技术参考,为大功率LED器件的二次热沉散热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所建立的纤维复合相变材料相变问题的焓法求解模型,对影响人口传热单元的传热特性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为进行纤维复合相变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冷处理能极大提高工模具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使用液氮做冷源的深冷处理控制系统的构成。由于该类型冷源的压力波动不能精确控制,影响深冷处理的效果,因此笔者提出了深冷处理系统的模糊PID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实验表明:在外界条件稳定时,模糊PID控制器同普通PID控制器效果相当,但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模糊PID控制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分子湿敏元件与LM555定时器组成的湿/频式湿度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探测电路的参数优化问题以及标定数据的处理方法,对湿度标定的标准进行了简单的概述;针对本装置应用特点,就饱和盐溶液相对湿度标定的方法、盐种类和测试辅助仪器的选择以及标定中应该注意事项进行了具体地叙述.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读取试验数据常用的两种方法:仿真器直接读取和通过串行接口读取.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种基于高性能微热管传热技术的平行翅片换热结构来革新一般对流式电暖器的散热结构,并制作出样品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装置采用直径为6mm、外壁为铜和工质为水的新型沟槽式微热管。设计过程中,利用热分析软件Icepak对设计结构的效果进行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给出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微热管弯曲过程中褶皱缺陷的变化规律,以制定合理的弯曲工艺方案.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纯滚动式绕弯工艺中各参数对微热管弯曲过程中管壁内侧褶皱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热管的相对弯曲半径越大、管材的材料热处理温度越低,弯曲时的褶皱越小;随着管径的增大,弯曲后褶皱先变大后减小;随着弯曲角速度的增大、管壁与中心模具间摩擦系数的提高,弯曲后褶皱先变小后变大.且提出一种多道弯曲的工艺,以对弯曲褶皱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应用间接蒸发散热的原理,在空调冷凝器表面包覆吸水膜,利用水蒸发带走热量.这样蒸发面积达到了最大值,并且能够通过毛细力自动补充蒸发的水分.空调冷凝器中热工质的温度和热容比间接散热器中的一次空气大,能够提高蒸发表面温度,提高蒸发量,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对通有热水的表面覆盖吸水纸膜的单铜管的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方式的传热系数以及水膜的,导热系数,证明了该散热方式较空调冷凝器空气强制对流和其它蒸发散热方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Fin formation model during pre-roll ploughing of copper 3D outside fin tube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 INTRODUCTIONWiththedevelopmentofindustrialtechnologies ,peoplebecomestricterwiththeuseofheattransfertubesofheatexchangers .Asthefinsontheoutsidesurfaceoftubescangreatlyimprovetheheattransferefficiency ,theenhancedheattransfertechnologyonthemachiningou…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基于汽车油箱振动噪声控制的隔振优化设计。根据油箱和车身动刚度实测数据及振动传递损失率要求,确定油箱隔振垫静刚度的设计目标值为50 N·mm~(-1);利用仿真分析得到油箱隔振垫结构优化方案,并进行样件的单品静刚度测试,对比分析设计的准确性。整车NVH测试结果表明,油箱隔振垫结构优化后隔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