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施海彬 《福建电脑》2014,(1):141-143
词法分析器是编译器的第一阶段,其从左到右读入程序的源文件,而后分解出有意义的词法单元。大多数编译器的词法分析器都采用手工实现,所以学习、实现词法分析器在教学上有重要意义。本系统使用新的系统级程序语言GO语言,并利用其内置的字典数据类型,构建出几个查找表,简化了程序,实现了C语言的词法分析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介入方法微弹簧圈栓塞术,对114例119枚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07例.119枚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24枚,其中5枚采用支架辅助技术进行栓塞;2枚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均进行了隔断绝栓塞术.结果 119枚动脉瘤中118枚成功栓塞,其中完全致密闭塞72枚(60.5%),接近完全闭塞30枚(25.2%)、大部分闭塞13枚(10.9%),部分闭塞3枚(2.5%),1枚未能栓塞(0.8%).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预防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2只犬制备成髂股深静脉血栓模型,分为滤器组(实验组)与无滤器组(对照组),每组6只。滤器组在深静脉血栓脱落前于对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其后使血栓脱落;对照组直接使血栓脱落即形成肺动脉栓塞。通过血栓脱落前后的肺动脉造影、肺动脉测压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评价滤器的血栓捕获性能。结果滤器组均成功捕获脱落的深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动脉栓塞,8h后滤器均能成功回收;而对照组在推注血栓后均发生了肺动脉栓塞。结论自制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脱落引起的肺动脉栓塞,其置入和回收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经皮内膜瓣开窗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引起的主动脉分支缺血并发症的意义与可能性.方法 1例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男性患者,因夹层瘤严重撕裂主动脉内膜致双下肢麻痹.经皮穿刺股动脉行单纯夹层瘤内膜开窗术.结果双下肢血流恢复,症状消失,双侧股、足背动脉正常触及.结论经皮内膜瓣开窗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引起缺血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措施,但需尽早.  相似文献   
6.
7.
【摘要】 目的 评价血栓抽吸术、导管接触溶栓(CDT)、支架取栓等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动脉闭塞(ARAO)的有效性,初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8例确诊为ARAO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多种技术血管内再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血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8例ARAO患者均实现了肾动脉血运完全或部分重建,其中3例肾动脉主干闭塞患者中2例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CDT 治疗,1例接受血栓抽吸术联合CDT治疗;2例肾动脉主干闭塞伴肾动脉近端严重狭窄患者接受支架取栓联合CDT治疗;3例接受单纯CDT治疗。治疗后40 h内所有患者腹痛缓解,收缩压由(142.0±20.8)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26.9±7.5) mmHg(P=0.052),实验室检查显示肾功能改善。随访增强CT表明受累的肾动脉及肾皮质灌注部分恢复。 结论 在一定时间窗内联合应用多模式个体化血管内治疗方案对ARAO血运重建安全有效,增强CT扫描强化肾实质可能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栓塞的安全有效性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21例大脑中动脉(MCA)栓塞患者,其中单纯MCA栓塞14例,伴发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7例;有房颤病史患者1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栓手术,术中未出现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即时脑梗死溶栓(TICI)血流分级为平均(2.6±0.5)级。术中留置支架10例,有房颤病史患者留置支架比例低于无房颤病史患者(P=0.02)。术前和术后1周患者平均NIHSS评分分别为18.4±6.0和6.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例患者因大面积脑梗死或梗死后出血死亡,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mRS评分≤2分者17例。结论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MCA血栓栓塞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操作安全简便,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估多模式介入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2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采用不同介入技术治疗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并发症的效果。结果 血管性并发症19例,非血管性并发症7例。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周总肌酐水平(184.3±138.4) μmol/L较术前(372.7±295.5) μmol/L明显改善(P<0.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血管治疗组与非血管治疗组患者一般情况、供肾来源、吻合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病时间(1.8±1.4)个月对(118.3±54.4)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4~55个月(平均18.6个月)中3例复发,2例再次介入治疗后肌酐水平恢复正常,1例伴假性动脉瘤患者接受移植肾动脉栓塞术。结论 介入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等优点,可及时有效地改善肾功能,挽救移植肾。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总结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肝动脉肝静脉分流(AVS)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HCC APS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 2010年12月经动脉栓塞(TAE)治疗的497例HCC患者的影像学和病历资料,总结APS、AVS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APS的发生与HCC患者性别、年龄、乙型肝炎病史、肝硬化基础、肝癌切除史、甲胎蛋白(AFP)、肿瘤类型、肿瘤数目和门静脉癌栓(PVTT)的相关性,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CC合并APS的发生率为10.5%(52/497),合并AVS的发生率为1.6%(8/497),同时合并APS与AVS的有3例(0.6%)。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肝炎病史、肝硬化基础、肿瘤类型、肿瘤数目和门静脉癌栓与HCC患者APS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基础、巨块型肿瘤、肿瘤多发、门静脉癌栓是HCC合并AP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CC患者有肝硬化基础、巨块型肿块、多发肿瘤、门静脉癌栓会诱发AP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