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对11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5例应用明胶海绵栓塞,6例应用褐藻胶微球行脾下极动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后,全部病例均有效控制了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脾下极动脉微球栓塞的优点:1.脾下极栓塞不会引起左侧膈肌和胸膜刺激症状;2.大网膜向梗死的脾下极游走包裹可减轻和限制反应性炎症.使术后疼痛等继发症状明显减轻;3.可准确控制栓塞面积;4.微球栓塞在小动脉远端,不易形成侧支循环或再通;5.避免了误栓胰腺动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DSA对肝硬化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诊断价值.方法 170例非肿瘤肝硬化患者在接受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行DSA检查.对造影图像进行动态播放观察,记录APS出现时相、持续时间和相应区域肝实质染色特点,对非肿瘤性APS和肝癌造影特征作鉴别.对术中发现的小肝癌行节段性TACE治疗.结果 170例肝硬化患者DSA检查中31.7%显示了APS相关征象(54/170).术前CT检查未见APS的142例中21.8%在DSA中显示了APS(31/142).23例增强CT不均匀强化病例均有D  相似文献   
3.
应用褐藻胶微球对35例肝脏、脾脏、肾脏和甲状腺疾患进行了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其中肝癌9例、脾功能亢进6例、晚期肾癌3例、肾动静脉畸形出血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6例。临床结果表明该治疗对控制肝、肾恶性肿瘤生长和抑制脾脏、甲状腺等器官功能亢进具有良好效果。与其它微球栓塞剂相比,褐藻胶微球具有类别和型号齐全、使用方便、利于操作、栓塞效果可靠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腹腔内脏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进行介入治疗的9例内脏动脉动脉瘤患者,总共11枚动脉瘤,其中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部动脉瘤合并右侧结肠动脉动脉瘤,1例为2枚脾动脉瘤,另外还有5例各1枚脾动脉瘤,1例胃右动脉瘤,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使用弹簧圈分别成功对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7枚脾动脉瘤及1枚右侧结肠动脉瘤,1枚胃右动脉瘤,1枚肝动脉假性瘤进行了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的使用覆膜支架植入隔离动脉瘤.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未出现相关并发症.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植入支架后瘤腔被完全封闭,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通畅.结论 介入栓塞技术可以成功栓塞大部分内脏动脉动脉瘤,对于部分栓塞困难者可以使用覆膜支架隔绝动脉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可行性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慢性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经右肱动脉穿刺,使用超滑导丝自腹主动脉闭塞端穿入内膜下腔,分别向两侧髂动脉行内膜下再通。右侧导丝顺利重入髂外动脉真腔,左侧使用了双向内膜下再通技术。2支导丝经双侧股动脉穿刺点引出体外。经两侧股动脉用对吻技术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放(主动脉下端支架1枚,双侧髂动脉支架5枚)。结果主-髂动脉闭塞经内膜下途径成功再通。治疗后主-髂动脉支架内腔形态良好,血流通畅。双下肢缺血症状完全消失,踝臂指数(ABI )由0.32上升至0.96。10个月随访未见再狭窄表现。结论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安全、可行,适用于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病变。  相似文献   
6.
局部放电类型的判定对于设备绝缘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简单介绍Logistic模式树的基础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局部放电的类型判别。文中首先介绍了实验室模拟的4种典型局部放电以及暂态对地电压(TEV)信号的采集,讨论了特征量的选择标准,然后提取12个鲁棒性强的特征量作为放电类型的识别标识,用于Logistic模式树的建立。结果表明基于Logistic模式树的分类器结构简单明确,而且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