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Solidworks的零件设计系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Solidworks平台建立机械零件设计系列化的方法。它方便了缺少编程技术的设计人员,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进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为企业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2.
以热冲压成形中常用的简单工件U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U型件热力耦合冲压成形有限元模型,研究改变板料初始成形温度、成形速度和保压时间等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机理。探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协同控制板料初始成形温度、成形速度和保压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的变化,确定优化方案,得到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工件。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拉杆转子轮盘接触面间静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根据分形接触理论对拉杆转子轮盘结合面的实际接触状态进行理论分析。针对不同粗糙度等级和不同拉杆预紧力影响下的拉杆转子轮盘接触面静摩擦系数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工作。试验研究发现,静摩擦系数随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试验测量轮盘端面的粗糙度,发现粗糙度较小或较大时,静摩擦系数的大小与粗糙度成反比;当粗糙度位于某一范围时,静摩擦系数的大小与粗糙度成正比。但分形接触理论认为,结合面间的静摩擦系数随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分形接触理论不适用于粗糙度较大、法向力较小的场合,接触面静摩擦系数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分形接触理论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SolidWorks中建立了某型号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三维实体模型.应用SolidWorks无缝集成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Works对构架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出构架前8阶模态的固有振动频率、振型模态及合力位移,为有效地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参考.对了解构架的振动特性,进一步更为详细的动力学分析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精确高效完成马鞍形板材折弯,创新性的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折弯设备、计算机结合,设计一套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辅助折弯离线自动编程执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扩机器人视觉、空间定位、路线规划、自动编程、仿真优化和系统通信。基于HALCON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运用动态ROI算子减少图像处理计算,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利用立体视觉特征视差计算得到板材深度信息空间三维坐标。路径规划后输入折弯工艺参数,自动编制机器人辅助折弯程序。运用Roboguide软件进行仿真优化并下载程序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主控方式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联动和时序控制,完成折弯。试验表明此研究提高了板材马鞍形折弯的效率和精度,折弯曲率与模拟吻合,折弯曲面光滑。满足折弯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建立控制式差动调速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控制式差动调速传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综合,分析了封闭功率,给出了设计综合公式,为控制式差动调速传动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双、单立柱堆垛机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机体的改造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合理应用堆垛机提供了重要依据,也验证了用有限元法进行堆垛机的强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大尺寸轴孔类零件的热装配质量,基于非合作式激光相位测距技术和曲线拟合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尺寸轴孔类零件热装配轴线位置测量和重合调整的方法,建立了轴孔类零件装配轴线的测量模型,给出了两装配轴线重合调整理论参数依据,并对轴线测量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运用Matlab对利用该测量方法采集的装配轴线的可靠性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测量方法得到的轴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被测轴孔类零件的理想轴线。  相似文献   
9.
张锁怀  谢振宇 《机械设计》1999,16(12):21-23
传动比和功率是平行转子-轴承系统中主要的性能参数之一,也是影响系统运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数值分析,找到了它们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发现了该系统失稳时不同于一般转子-轴承系统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齿轮参数、齿轮位置及传递功率对临界转速的数量,分布及其对应的对数衰减率的影响,提出了用最小对数衰减率作为衡量系统跨越临界转速的能力的指标,通过研究发现,在齿轮耦合的转子-轴承系统中,临界转速非常密集,在系统达到工作转速之前,必须跨越许多临界转速;合理地选择系统参数,可使最小对数衰减率增大,使系统表现出较强的阻尼特性,有利于系统跨越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