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无磷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岩  王宝贞  尚琳  王琳 《现代化工》2003,23(2):46-49
在进水不含磷条件下,对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充分利用体内储存的聚磷酸盐及死亡细胞和碎片中的磷进行生长,因此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仍能增加,最后稳定在8.5 g/L;化学需氧量(COD)处理效果一直较好;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可达90%及70%;系统经历了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个阶段。在缺磷的情况下,MBR系统的处理结果并未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亲水型温敏凝胶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敏高分子材料因其对温度具有敏感性而被应用于温控开关及药物控温释放等领域.本文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甲基丙烯酰胺(MAm)作为单体,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作为交联剂,制备了亲水型温敏凝胶聚合物,并研究了两种单体组分的质量分数比及交联剂的用量对所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溶胀率和保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胺的凝胶聚合物(简写为P(NI-PAm-co-MAm))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随着凝胶聚合物体系中亲水单体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交联剂含量越多,则凝胶聚合物的溶胀率越小,而保水率增大;凝胶聚合物的亲水单体比例增加,则凝胶聚合物的溶胀率和保水率均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分子量化合物制备了FPF清洁无聚携砂液,该携砂液的特点是遇到轻质油会发生水化,黏度最终降到5 mPa.s以下,水化液呈透明流体,能够在裂缝周边及时水化,保证了压裂、压裂防砂、挤压充填形成的裂缝,确保油井生产。由于携砂液中没有添加任何聚合物,因此其对地层的渗透率伤害在5%以下,残渣量小于0.5%,同时具有较高的携砂能力。现场试验表明,FPF携砂液性能可靠,它与压裂、防砂作业相结合,返排率高,对地层污染小,能够有效提高油井的产量;该携砂液配制简单,适合于中低温油井的压裂、防砂作业。  相似文献   
4.
针对埕岛油田前期防砂后未能实现多油层均匀填砂,导致产能过低的问题,对前期防砂工艺中使用的分层防砂管柱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改进,同时研发了适用于海上油田大排量提液的一趟管柱分层挤压充填防砂技术。分层防砂提液技术已在埕岛油田22口井中成功应用,与笼统防砂技术相比,分层防砂后原油增产30%以上,增液幅度可以达到120%左右,现场应用效果显著。现场应用表明,改进后的分层挤压充填技术可满足埕岛海上油田防砂提液的要求,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微波辐射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一步酯化合成了8种空间位阻较高的L-氨基酸异丙酯和异丁酯,并用1H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大大加速了酯化反应,所得8种酯的酯化收率均在50~70%之间。微波辐射反应所需时间大幅缩短,仅为常规加热时间的1/48~1/72,且反应物极性越大,反应时间缩短越明显。同时,就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及加热方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醛、乙酰丙酮、尿素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进行环化缩合反应(Biginelli反应),合成6-甲基-4-对羟苯基-5-乙酰基-3,4-二氢嘧啶-2-酮,并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氨基磺酸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适宜的合成条件为:n(对羟基苯甲醛)∶n(乙酰丙酮)∶n(尿素)=1.0∶2.0∶5.0,氨基磺酸为2.0 g,反应时间为2.0 h,收率可达52.8%.  相似文献   
7.
对多壁碳纳米管纯化、酸化、酰氯化,并在酰氯化的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对苯二酚、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最后接枝聚硅烷。研究结果证明: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显示聚合物接上了碳纳米管;酸碱滴定分析显示加有5mL硫酸的5.8mol/L的硝酸酸化的碳纳米管羧基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微波辐射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一步酯化合成了8种空间位阻较高的L-氨基酸异丙酯和异丁酯,并用1H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大大加速了酯化反应,所得8种酯的酯化收率在47%~67%。微波辐射反应所需时间大幅缩短,仅为常规加热时间的1/48~1/72,且反应物极性越大,反应时间缩短越明显。同时,对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及加热方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尚岩 《精细化工》2011,28(3):296-299
以L-氨基酸和醇为原料,酸性离子液体辅以少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了8种游离的L-氨基酸酯,并用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L-苯丙氨酸正丁酯的合成对离子液体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1种离子液体在反应过程中均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和助溶作用。其中,[Hmim][HSO4]效果较好,在重复使用后,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是氨基酸酯化反应理想的催化剂和助溶剂。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HCC)行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后影响肿瘤局部控制(DCR)的关键因素。方法 共纳入HCC 患者68例,接受CT引导下125I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粒子活度选择0.6~0.8 mCi,匹配周围剂量(处方剂量,MPD)设置110~160 Gy,近期疗效评估采用mRECIST标准,对影响肿瘤DCR的诸多因素,如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粒子数量、粒子分布模式(分巴黎布源模式和蒙特卡洛布源模式两种),以及粒子植入术后即刻D90剂量等6个因素采用非参数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68例HCC患者均成功完成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未发生三级以上不良事件。65例患者获得随访和评估。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P=0.006)和D90剂量(P<0.001)对DCR有影响,肿瘤最大径>5 cm,D90<110 Gy预示DCR未控;多因素分析显示,D90剂量(P<0.001)是唯一影响DCR的关键参数。结论 对于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HCC而言,D90剂量是唯一影响肿瘤DCR的关键因素,足量的周边匹配剂量才能保证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