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对平顶山八矿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采面不稳定热交换系数和采面折算氧化散热系数表达式,提出了潜热比数。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多糖巨球,利用可见光光谱仪研究了多糖巨球对甲基橙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对多糖巨球的吸附量影响明显。当多糖巨球投入量为1 g、pH为6.848、温度为20℃时,吸附率达99.4%。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多糖巨球等温吸附曲线进行了描述,实验结果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99)。  相似文献   
4.
对构成组分多、相对浓度差大、化学键相似的混合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存在各组分光谱谱峰交错重叠严重、高浓度占比组分光谱大量掩盖低浓度占比组分光谱等现象,导致单一组分光谱难以从混合光谱中有效分离解析。针对以上问题,该文以天然气红外光谱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一种光谱叠加性原理结合GA-SA算法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天然气光谱进行解析。算法在全局搜索的基础上结合局部邻域寻优,并通过参数及流程优化,可以有效克服混合光谱求解过程中微量组分光谱寻优性差、易陷入局部极值、不具有重复性等缺点。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光谱分析方法,用于天然气光谱定量分析具备更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预测光谱与真实光谱相关系数R2大于0.98823。  相似文献   
5.
在热湿交换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温度与湿度间变化相关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井巷围岩与风流间热湿交换的温度和湿度预测模型,并用实例加以验证,从而为矿井围岩散热计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对矿井降温措施的采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沸腾焙烧炉的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对系统部分设备的改造。生产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沸腾焙烧炉工序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得以优化,实现了长周期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和深井设计的增多,采掘工作面气象条件恶化的高温矿井将日益增加.国内外的高温矿井,一般都是在生产中遇到热害时才采取降温措施.在新井设计中,如何考虑热害防治和降温措施,目前还是个新的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下一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井筒冻结出水质量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矿由于周围水源井取水影响等原因,在流砂层中冻结壁开窗出水,井筒被迫灌水,对出水事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拉拔和捻制1860MPa钢绞线过程中发生断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炼钢、轧钢和用户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对断丝率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认为:为了将断丝率降到最小,在生产盘条时必须控制高的钢材纯净度、较好的力学性能、高的索氏体率和合理的珠光体片层间距;在制作钢绞线时,应该合理分配每道次的加工硬化强度,合理设计拉拔过程每道次减面率,充分考虑好润滑和冷却条件,根据不同的盘条和设备设定合理的拉拔和捻制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利用VB实现对电视播出的频道进行自动切换控制的方法,包括硬件联接、软件代码,以及详细的设计思路和代码分析说明,该软件已经投入应用,实用性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