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使用一种新型的多层波纹纤维叠合物作为填料进行除湿溶液再生实验,在固定溶液流量、密度及温度,和空气进口状态等状态参数下研究填料层高度在不同风量下对再生量、Sh数以及压损的影响趋势,并引入评价参数k来综合评价各因素对再生性能影响,并得到在不同风速下填料高度的最佳选取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广州地区与另两类不同气候类型地区的埋地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放热性能.广州地区比其它两类地区低;取热性能。广州处于中间位置。文中给出了取放热时,广州与另两类地区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相对大小数值.可为不同地区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碟式聚光器的Al-Si合金储能锅炉的构想,搭建了Al-Si合金与高温热管传热的实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Al-Si合金与高温热管之间的传热密度为54.4 kJ/m2。对Al-Si合金的传热温度分布进行模拟,以热流密度为54.4 kJ/m2,换热系数为200 W/(m2.K),空气温度25℃的对流边界条件时,模拟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比较吻合,为Al-Si合金储能锅炉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夏热冬暖地区三种地埋管换热器冬季换热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颖  杨敏  史保新 《暖通空调》2008,38(2):9-12
搭建了实验台,研究了单U形管、双U形管和套管换热器分别在热泵连续运行与间歇运行方式下换热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双U形管换热器的单位井深换热量最大,单U形管换热器次之,套管换热器最小;间歇运行方式比连续运行方式下的换热量大.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研制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配用的双工作腔滑片压缩机的性能,依据测试样机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转速对该空调系统制冷量、输入功率及COP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变频调速器对带动双工作腔滑片压缩机的电机进行变频控制 ,以模拟电动汽车空调在实际运行中压缩机转速变化时的工作性能 ,对其制冷量、耗电量、容积效率及COP值进行分析 ,并与电动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进行比较 ,表明二者性能差别不大 ,且前者具有结构、加工及安装简单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无偏心椭圆转子压缩机滑片受力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无偏心椭圆转子压缩机产生自锁的条件及确定自锁临界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纳米制冷剂在水平光管内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制冷剂能否强化管内沸腾换热,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将配制0.1 g/L的CNTs/R141b纳米制冷剂在内径为8.12 mm的水平光滑圆管内进行沸腾换热实验,光管采用电加热丝进行恒热流密度加热.纳米制冷剂采用HCFC141b混加碳纳米管,体积密度为0.1 g/L.实验测试范围为:(i)质量流速为95.7-382.9 kg/(m2.s);(ii)热流密度为5-20 kW/m2;(iii)入口干度为0.1-0.8.考察了质量流速、干度及热流密度等因素对纳米制冷剂管内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流速(95.7 kg/(m2.s))下纳米制冷剂能够强化管内沸腾换热,随着流量及平均干度增加,纳米制冷剂强化换热的效果将会变小,甚至引起换热恶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存在偏心质量并导致振动及噪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偏心椭圆转子压缩机设计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无偏心质量,加工更容易,运行也将更平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分类及制备,综述了纳米流体在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粘度等热物理性能方面的研究状况.重点归纳了纳米流体在制冷和冷却方面的应用研究,如在相变蓄冷介质中添加纳米流体后提高了蓄冷效果,在微通道和微换热器内的纳米流体也表现出优良的换热性能.指出纳米流体在制冷和冷却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