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1.
选取杂交狼尾草和牛粪为原料,研究有机负荷和原料配比对混合原料发酵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属水平上系统内优势细菌有梭菌属(Clostridum)、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互养棍状菌属(Syntrophorhabd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噬蛋白质菌属(Proteiniphilum)等;优势产甲烷古菌有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和甲烷蝇菌属(Methanolinea)等。当系统有机负荷低于4.5 g VS/(L∙d) (GC31)或5.0 g VS/(L∙d)(GC11)时,贡献系统内丙酸和丁酸累积的梭菌属等细菌菌属平均相对丰度为0.53%,而参与丙酸/丁酸转化细菌菌属的平均相对丰度为1.27%,有助于丙酸和丁酸转化;同时,假单胞菌属和噬蛋白质菌属等贡献系统氨氮积累的菌属丰度较低,此时甲烷丝菌属是优势产甲烷菌属,乙酸型产甲烷途径是主要的转化途径。随着有机负荷升至5.0 g VS/(L∙d) 或5.5 g VS/(L∙d) 时,贡献丙酸和丁酸累积的细菌菌属的相对丰度升高了240%,而参与丙酸/丁酸转化细菌菌属丰度降低了90%,导致系统内丙酸和丁酸浓度增加;此时与系统中氨氮浓度升高有关的假单胞菌属和噬蛋白质菌属丰度增加了210%;同时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属丰度降低,与系统中乙酸浓度增加有关。由此可见,原料配比和有机负荷可影响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进而影响系统产气性能。  相似文献   
2.
何林松 《采矿技术》2012,12(3):57-58,91
为掌握某矿山井下采空区的安全性状况,在前期现场空区探测的基础上,建立了空区赋存地质模型,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矿体开挖后采空区周边围岩中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并结合容许极限位移量破坏判据对采空区的安全性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矿山现有的80个空区中,有39个空区存在破坏现象,甚至出现大规模的破坏诱发地表塌陷范围的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