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冬季制热场景下,空气源产品存在因室外换热器除霜而导致室内定期停止制热现象,引起室内温度降低,用户体验差,因此提高除霜运行时室内用户的舒适体性验,成为空气源热泵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家用多联机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将室外换热器划分为两个部分,通过控制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利用制冷剂冷凝热,实现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有效的交替除霜.实验证明:1.在除霜饱和温度Td为2℃~8℃时可用最少的制冷剂流量实现有效除霜;2.在室外2℃条件下,冷凝热除霜运行中的平均制热能力为额定能力的75%.  相似文献   
2.
张晗  代传民  雷洪  张秀香 《连铸》2021,40(5):54-59
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能够有效补偿钢液在浇注过程中产生的温降。钢液流动特性是影响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冶金过程的关键。采用ANSYS软件求解电磁场、流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得到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稳态流场和温度场;在此基础上,求解示踪剂溶质输运方程,得到RTD曲线。数值结果表明,浇注口温度提高20K;相比于无感应加热的通道式中间包,应用通道式感应加热后,总体平均停留时间延长48s,总体死区体积分率缩小为21.5%;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的电磁力对钢液的搅拌作用是影响流动形态的主要因素,焦耳热引起的热对流是影响流动形态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基于VOF两相流模型,建立了商用空调用分液器及其管组件内气液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分析了三种分液器管组及分液器放置角度对分液器内部制冷剂气液两相体积分数分布及分配性能。结果表明:加长混合室后的文丘里型分液器管组在垂直放置或者具有倾斜角度的情况下分流性能均优于原文丘里型管组;翼型叶片型分液器管组分流性能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4.
平行流换热器具有体积尺寸小、换热系数高、系统制冷剂充注量少等优点,在房间空调器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设计了应用于5hp柜机的平行流室内换热器,通过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室内机采用平行流换热器与普通管翅式换热器的空调器性能,并对平行流换热器空调器的制热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 证明:相对于普通管翅式换热器的柜机,采用平行流换热器时,其制冷量提高了10.2%,但制热量衰减了5.7%;在系统中增设闪蒸器后,其制热性能比采用管翅式换热器时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学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三流中间包在不同控流装置下的流体流动特性,并采用平均停留时间作为特征参数对多流中间包流体流动性进行评价.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置多孔挡墙后,中间包流体流动特征为流体通过多次循环流动到达导向孔,而后通过多次循环流动到达中间包出口.水模型实验表明:设置多孔挡墙后,三流的平均停留时间的平均值由305 s增加到573 s,增加了87.9%;而三流的平均停留时间的最大差异则由15.1%下降到11.3%.  相似文献   
6.
冬季制热场景下,空气源产品存在因室外换热器除霜而导致室内定期停止制热现象,引起室内温度降低,用户体验差,因此提高除霜运行时室内用户的舒适体性验,成为空气源热泵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家用多联机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将室外换热器划分为两个部分,通过控制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利用制冷剂冷凝热,实现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有效的交替除霜.实验证明:1.在除霜饱和温度Td为2℃~8℃时可用最少的制冷剂流量实现有效除霜;2.在室外2℃条件下,冷凝热除霜运行中的平均制热能力为额定能力的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