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蚁群算法在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将蚁群算法应用于换热网络优化中,按照相等的能量份额将各股热流体分解成能量集合,热流体能量通过换热器在与冷流体换热的过程中得到分配,换热器单元面积得到相应地调整.能量分配过程中换热网络得到优化,从而使年综合费用减少的换热器面积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一个最优的换热网络结构.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终优化的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能够应用于复杂换热网络的优化问题中.  相似文献   
2.
万义群  彭智虎 《模具制造》2010,10(12):86-88
介绍了TD覆层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并叙述了汽车镶块式组合模具TD覆层处理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计算机应用系统技术。拟合了4种制冷剂的热物性参数并整合了4种新型翅片管的实验数据和关联式,分析了冷凝器冷凝侧和空气侧流动换热情况,综合考虑强化传热的研究成果,运用VisualBasic语言开发了一套空冷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软件,实例计算表明该软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在峰谷轮换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维峰谷轮换法对以年综合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的无分流换热网络进行优化.在换热网络变量寻优过程中,首先将目标函数极小化得到一个局部极小值点,然后沿着多个方向进行变量搜索,找出最先跳出局部极小值点的变量组合,使得跳出局部极小值的搜索效率高于单变量的搜索效率,并可寻找到更好的换热网络结构,将极小化与跳出局部极小值点过程交替进行直至求得全局最优解.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且可找到比其它方法的优化结果更优的换热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几年里,汽车行业异军突起,江铃集团在日益壮大的汽车市场中,也紧随市场需求应时开发新的车型,福特V348新全顺、N350多功能运动型SUV车型等也陆续研发上市,随着车市强劲有力的发展,江铃各品牌车型的销量也屡创历史新高,然而固有的手工生产线要保证现有产量,已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更不能满足未来几年不断攀升的产量及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温差均匀性原则的换热网络夹点设计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 193)主要从事天然气及天然气代用品(气态燃料)从生产到送交国内外最终用户的各个侧面的术语、质量指标、测量方法、取样、试验和分析的标准化,并与世界范围内有关的其他技术委员会相联系,对这些技术委员会所做与天然气有关的工作进行认可。ISO/TC 193自成立以来共制修订了43项国际标准(ISO标准)。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天然气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对天然气产品质量和分析测试技术领域的标准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此,重点对ISO/TC 193天然气产品质量和分析测试技术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国际标准化项目及工作思路,从而为尽快完善我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体系奠定基础,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温差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换热网络的分步综合策略。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技术优化获得换热网络的初始结构,在此初始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换热网络的温差原则逐步生成新的换热器改变网络结构,每步都结合牛顿法对整个网络进行优化,以此权衡设备投资费用与公用工程费用来获取具有最优年综合费用的换热网络设计结构。两个具体的换热网络算例表明,分步综合策略能够提高换热网络的总换热量,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优化结果与文献值相比,设备投资费用明显减少,从而能获得最优的年综合费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建立了能够评价换热网络换热效能的热流均匀性因子,在两个条件下对该因子进行验证和分析。首先,在相同结构上保持换热器单元总面积之和不变的条件下模拟计算,考察热流均匀性因子与总换热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与温差均匀性因子进行比较;其次,在改变换热网络结构的条件下优化计算,考察各优化结构的热流均匀性因子与总换热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两个具体的换热网络实例验证该因子,结果表明:热流均匀性因子越小则对应的换热网络总体换热效能越好。由此说明本研究建立的换热网络的热流均匀性因子能够从总体上反应换热网络的换热效能,能够作为其换热效能的一种新的评价指标,并能为换热网络的综合及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方大俊  崔国民  万义群  许海珠 《化工进展》2013,32(10):2288-2291,2342
通过分析换热网络换热器面积与综合费用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连续变量引起的换热网络非线性及非凸等特性,这些特性造成换热网络局部最优解众多。而传统的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受初始点影响很大,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是换热网络最优化的障碍所在。针对优化换热网络问题难以稳定收敛的角度出发,在换热网络分级超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微分进化算法求解换热网络问题的鲁棒性。通过具体的算例,在固定结构下与经典的牛顿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结果不受初始点影响,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年综合费用得到进一步降低。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稳定有效地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