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为控制疫情的发展,各地都制定了严厉的管控措施,凶猛肺炎疫情,严格管控形成的封村封路、物流中断、用工短缺及销售受阻等对我市蔬菜生产、销售产生较大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蔬菜生产市场保供稳价的形势严峻。为深入探究疫情对我市蔬菜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影响并研判未来走势,我们对主要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电话或现场了解,对农资供应、生产用工、育苗、产品运输以及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据此提出丽水蔬菜应对措施,以确保蔬菜产业良性发展和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2.
试验比较了苯甲·丙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3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防治3次对胡麻斑病、锈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在70%以上。450 g·L-1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对胡麻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2次以上防效在65%以上,但是对锈病防治效果较差。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防效均不佳,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另外大田试验表明,连续使用苯甲·丙环唑、咪鲜胺3次以上会造成茭白植株矮缩与茭白上市时间推迟。生产上建议不同种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病害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茶树害虫,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2015年夏茶期,用50%丁醚脲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药后10 d,防治效果为83.7%~89.6%;对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为97.7%~98.9%;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为83.2%~100%,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该药剂具有一药多治的效果,是防治茶树害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从茭白生长期的气温、日照时数、栽培管理措施、种苗等方面比较分析2016年度缙云县茭白减产的原因,发现2016年缙云县茭白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前期阴雨寡照天气造成植株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不足,以及种苗选择不当、极端冻害天气等因素致使植株生长延长和孕茭期推迟。  相似文献   
5.
分析浮萍暴发生长对茭田及水体的负面影响,总结茭白田养鸭等对浮萍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病是缙云县中低山区露地栽种黄瓜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具有发生快、流行迅速等特点,对黄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害严重时,黄瓜可减产10%~40%,局部田块植株死亡率在60%以上,甚至绝收。调查研究缙云县山区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现状,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无害化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8.
茭白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一种水生蔬菜,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省,由于茭白种植经济效益远高于水稻等作物,有些县、乡茭白主产区的水田大多已种植茭白,导致粮食播种面积迅速减少,耕地非粮化现象较为严重。增加粮食生产面积,完成茭白田“非粮化”整治的同时能保障农民利益,成为许多茭白产区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2010年缙云县单季稻叶瘟偏重发生,发生特点表现为发病早、区域广、态势重、品种多、海拔区域明显。重发原因是特殊的生态环境、品种抗性下降、有利的气候条件、种子处理不力、施肥不当等。提出叶瘟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利用单季茭和双季茭轮作,实现茭白一年三熟的栽培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将双季茭秋茭延后至9月定植,利用大棚覆盖延长适生期,于12月上旬前秋茭采收结束,再于5月底前采收大棚夏茭;6月翻耕茭田重新定植单季茭,9月采收单季茭,实现一年内采收三熟茭白,较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