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0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低能离子注入后小麦苗期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鉴54、豫农118及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损伤程度逐渐加剧,具体表现在苗高降低、第一叶长变短。剂量率间差异显著,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另外苗期还发现了一些变异,主要表现为主叶脉失绿和形态畸形。离子束诱变的合适剂量在6×1017ions/cm2以上。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领域应用情况 ,概括介绍了离子束诱变育种和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对离子束小麦育种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参数作了详细描述。还介绍了最近发现的离子束诱变小麦遗传新规律和离子束辅助外源裸露大分子DNA转移在小麦育种中的新进展 ,提出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育种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低能离子束辐照对小麦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鉴 5 4、豫农 1 1 8及豫麦 1 8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种子出苗率及其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 ,小麦的出苗率逐渐降低。剂量率间差异显著 ,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 1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增加 ,表现为刺激效应 ,2mA、3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下降 ,表现为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4.
离子注入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概述了近十几年来离子注入技术在机理研究、生物品种改良及介导外源基因转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离子束介导甘蓝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子束介导甘蓝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当代发现了 2株表型变异株 ,以其中的1株 (编号为T6)作为研究对象 ,用 40对 1 0碱基的随机引物对该株和其后代株进行RAPD分析 ,发现S1 68号引物对T6和其后代株的RAPD结果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 ,说明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化可以引起受体基因组变异 ,并且该变异有遗传性。对差异条带测序后同拟南芥菜基因组序列比对 ,发现该条带的序列在ABCTransporter结构基因的内部  相似文献   
6.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1,2]为远缘分子杂交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近年来,这项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的关注和应用[3,4],我们运用这项技术,将大豆DNA导入小麦,在当代就获得了一批性状优良的新株系[4].通过对新材料的连续筛选,在第3代发现有个别材料分离出雄性不育变异株(见表1).我们利用复性电泳技术对雄性不育株和可  相似文献   
7.
离子注入过程中真空和温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鉴54、豫农118及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离子注入过程中靶室环境因子真空和温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对试验材料的出苗率影响不大,其出苗率都在90%左右。温度对出苗率的影响随着剂量率的增加逐渐明显:1mA剂量率离子注入产生的温度升高对种子的出苗率影响和真空相似,2mA、3mA剂量率的温度升高对出苗率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对幼苗生长势而言,真空处理表现出对幼苗生长的刺激作用。随着剂量率增加,温度对小麦幼苗损伤程度逐渐加剧,具体表现在苗高降低、第1叶长变短。剂量率间差异显著,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landersberg生态型的拟南芥为试材,建立了一套简便有效的组培体系。无菌苗的生长采用竖直培养,易于收集外植体。莲座叶、叶柄、下胚轴、根分别作为外植体在B5+5 mg/L2,4-D+0.5 mg/L KT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莲座叶作外植体出愈慢,出愈率低,愈伤组织质量较差;叶柄、下胚轴和根作外植体出愈快,且愈伤组织质量好,后期易分化。根外植体在MS+5 mg/L KT+0.1 mg/L IAA配方的出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2~3周后,愈伤组织能有效分化出芽,分化率达100%。分化出的芽移至MS+2 mg/L NAA培养基上竖直培养,2周左右诱导分化出根,然后移至MS培养基上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 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 47、陕优 2 2 5、兰考 90 ( 6 ) - 4,PH82 - 2 - 2和一些高代品系 ,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 .结果证明 ,用 30keV ,3× 10 17N+·cm-2 离子注入豫麦 39效果最佳 .M1代株高比Ck(未处理的本品种 )降低 12~ 2 9cm .M2 代共选 18株 ,株高 6 7~ 83cm ,平均 76 8cm ,克服了豫麦 39植株偏高的缺点 ,保留了该品种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以生物统计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低能离子束生物诱变研究领域的文献,对其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进行了评述,重点提出了处理群体小、缺乏重复设置、方差分析有待完善以及缺乏诱变后代跟踪研究等问题,并对低能离子束诱变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