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刘延明  陆克芬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46-13248
针对我国典型大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提出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克芬  方崇  张春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321-11323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评价目标要求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社会性、资源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生态环境性等5个方面,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技术避免了评判专家主观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灌区改造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退役大坝拆除后对河流鱼类生长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大坝拆除的情况,从大坝拆除后造成河流水流流态、水温、水质、泥沙等因素的变化,分析大坝拆除后对鱼类生长环境的影响,为我国大坝报废的生态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内河普遍遭到污染的问题,在分析影响内河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取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CODcr(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NH3-N(氨氮)、总磷等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城市内河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南宁市10条内河水质的评价与排序。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我国城市内河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陆克芬  刘延明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65-13767
在分析影响灌溉用水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酸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灌区灌溉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灌溉用水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延明  陆克芬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70-12672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内河普遍遭到污染的问题,在分析影响内河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取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CODCr(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NH3-N(氨氮)和总磷等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城市内河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南宁市10条内河水质的评价与排序。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方法简单、评价结果合理可信,为我国城市内河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蚁群投影寻踪回归在农田灌溉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灌溉用水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酸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蚁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灌区灌溉水水质的评价.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灌溉用水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陆克芬  刘延明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382-13384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淤地坝淤积量与相应次侵蚀性降雨指标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回归分析的淤地坝泥沙淤积量预测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对淤地坝泥沙淤积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