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竹专用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毛竹专用肥的配方、施用方式、添加硅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试验处理中,以处理3(根据毛竹的营养需求特性,结合试验地养分状况设计的配方)表现最佳;施肥的方式以沟施为好;添加硅肥的效果不明显;毛竹施用专用肥当年即可见效,持续至第3年其肥效还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遂川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资源流转状况为背景,分析林地招商对激活林业要素的作用,并提出林地和资本以股份结合的一种林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应用传统统计学、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尧都区神刘村汾河水灌溉区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绘制了表达这些土壤特性随机性和结构性的半方差图和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范围分别为45.62~9.61 g·kg-1、1.82~0.06 g· kg-1、1.19~0.26 g·kg-1、19.86~11.18 g· kg^-1、197.62~37.34 mg· kg-1、28.50~0.40 mg·kg-1、488.89~102.22 mg· kg-1、3.12~0.38 mg· kg-1、6.16~1.39 mg· kg-1、4.23~0.42 mg· kg-1、19.82~4.18mg·kg-1.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表的比较,调查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的均值处于二级水平,全磷、水解氮和有效锌的均值处于二级水平,土壤速效钾的均值处于一级水平,其含量均可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但该地区土壤有效锰的均值处于五级水平.在研究区内,土壤各养分的空间变异程度均属于中等强度.有效锰的空间分布为纯块金效应,说明在采样范围内不存在空间相关性.水解氮和有效铁的空间分布体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余养分的空间分布均体现为强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生物质甜高粱渣的青贮强化预处理和能源化利用,该研究探究了不同添加剂对其青贮质量和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CK组)、植物乳杆菌组(L组)、纤维复合酶组(E组)和复合添加剂组(LE组),系统考察甜高粱渣在21 d青贮预处理期间的营养成分、木质纤维组分和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青贮质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贮预处理过程的微生物菌群动态演绎。结合酶解糖化性能评价青贮预处理作用的强化效果,从而筛选适宜的添加剂。结果表明:青贮预处理后甜高粱渣的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能量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原料(P<0.05)。青贮21 d时,3个添加剂组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综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且E组的干物质含量最高,L组的粗蛋白含量最高,E组和LE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青贮预处理期间,3个添加剂组的pH值均低于4.2,L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明显高于CK组(P<0.05),E组的乳酸/乙酸和乳酸/总有机酸比值显著高于CK组(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异常毕赤酵母和纤维素酶对甜高粱青贮质量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青贮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适宜添加剂。试验设置纤维素酶组(CE组)、异常毕赤酵母组(PA组)、异常毕赤酵母+纤维素酶组(PC组)3个添加剂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CK组),分别于青贮第7、14和21天时对其感官质量、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添加剂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青贮第21天时均显著低于CK组(P<0.05),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高于CK组(P<0.05)。PA组在青贮第21天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P<0.05),主要营养成分保存良好。2)整个青贮过程中,4个组pH、氨态氮/总氮值以及有机酸组成和含量均处于优良青贮范围。基于隶属函数法分析发现,青贮第21天时PA组隶属函数值平均值最高,青贮质量综合评价效果最好。3) 4个组在属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包含泛菌属(Pantoea)、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及少量乳杆菌属(Lacto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