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动态监测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定量分析研究区1986~200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运用马尔柯夫原理,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作者认为,必须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坚决贯彻国家相应法规政策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城镇建设,严格控制城镇用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天然林保护,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并有规划的植树造林,建立区域外补偿机制,以实现研究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遥感技术,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以金沙江下游两期Landsa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区内4个最重要一级电站在2000、2014年建设前后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整个金沙江下游的生态环境状况处于优良状态,但是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明显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乌东德电站和白鹤滩电站流域,而已建成投产的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稍好,由此说明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建成之后更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RS和GIS的地震移民选址空间决策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技术宏观数据快速获取能力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建立了地震移民选址的空间分析模型,对研究区的数据进行迁建适宜度分区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候选区模糊综合评判.并以汶川绵(麂)镇为研究区,对地质安全、地形地貌、水系分布、自然人文保护、交通运输、城镇建设、发展潜力等7个一级指标,以及活断层、地质灾害、土地覆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等15个二级指标进行了分析处理,选址结果合理,能够为地震移民选址的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数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DEM和GRID模型研究了重庆开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坡度带的土地利用格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随坡度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坡度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耕地在各坡度带上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林地和草地的地位逐渐增强,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现状,提出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规划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201个红豆杉分布点为基础数据源,筛选31个影响红豆杉分布的环境变量,应用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划定四川省红豆杉潜在分布区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红豆杉在四川省的最适生区域面积为11 508.75km~2,占全省面积的2.37%;适生区域面积为13 340.49 km~2,占全省面积的2.75%;较适生区域面积为12 099.53 km~2,占全省面积的2.49%;不适生区域面积为448 368.74 km~2,占全省面积的92.39%;最适生、适生及较适生区域主要位于茶坪山、龙门山、大巴山、华蓥山、大娄山、大相岭及邛崃山等盆周山地边缘。31个影响红豆杉分布的环境变量中,海拔、年均温、7月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最冷季均温、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月最低温、坡度、3月光照强度、7月均温、最干季均温及11月均温是对红豆杉分布有主要影响的12个环境变量。红豆杉最适生环境为气候较为温暖,年均温7.5~15℃,昼夜温差月均值为7~10℃,海拔1 000~2 400 m,降水量充沛,7月降水量50~160 mm,降水量变异系数为50~75,光照充足,3月光照强度为11 000~12 200 KJ/m~2·d的亚热带地区且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山沟或山林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逐渐被运用到作物估产中,但现有研究仅对比不同方法的估产精度,很少分析估产的最佳时间。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2001-2013年河南省八个时间段的冬小麦遥感、土壤、气候数据进行训练并预测2014、2015年产量,对比实际产量确定最适合河南省小麦产量的训练时间段,探讨影响因子对产量预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算法适用于河南省冬小麦产量预测,能取得较好效果;(2)12-3月为河南省随机森林算法预测产量的最佳时间段,两年的r均达到0.8,且该算法在河南省更适用于短时间序列预测;(3)在影响因子中,月降水对模型精度的影响最大,月最高温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模型,以岷江上游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定量分析了研究区2000~2005年间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研究区森林、灌木林、疏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岷江上游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环境质量分级达到了优;岷江上游茂县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好于2000年,其余4个县生态环境质量在此期间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技术宏观数据快速获取能力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建立了地震移民选址的空间分析模型,对研究区的数据进行迁建适宜度分区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候选区模糊综合评判.并以汶川绵虒镇为研究区,对地质安全、地形地貌、水系分布、自然人文保护、交通运输、城镇建设、发展潜力等7个一级指标,以及活断层、地质灾害、土地覆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等15个二级指标进行了分析处理,选址结果合理,能够为地震移民选址的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数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与GIS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M和CBERS-02图像为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2000~200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并对研究区4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加以分析,阐明这种变化的外在表象,即林地、城镇用地、水域的增加和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的减少;同时,探讨了这种变化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政策导向等。研究成果为准确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