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养殖刀鲚冰鲜保存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变化情况,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冰鲜条件不同贮藏时间(0、3、6、9、12、15、18 d)刀鲚肌肉样本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2个高变区(V3—V4)进行测序,比较其细菌多样性及门、属水平的细菌相对丰度,并进行主成分分析、Heatmap分析以及特定腐败菌分析。结果显示,7组样品细菌分布于40门787属,冰鲜条件下刀鲚肌肉的优势致腐败菌属为假单胞菌、微杆菌属和气单胞菌属。主成分分析显示,刀鲚腐败前后的微生物结构存在差异。Heatmap图分析显示新鲜样本的细菌丰度最大。3组冰鲜贮藏6 d前的样品群落结构较相似。贮藏12 d时常见致腐菌(微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占比显著提高,其细菌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最低。随着冰鲜保存时间的延长,刀鲚肌肉的细菌菌落结构产生了动态变化。冰鲜保存6~9 d后刀鲚肌肉的细菌菌落结构变化较大,研究结果可以为预测冰鲜刀鲚货架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单细胞藻作为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活体饵料,除了具有营养全面、摄食方便、容易消化等优点外,对水质也具有改良作用。文章从饵料藻类的种类、培养条件(水体环境、光照、培养基等)、应用前景3个层面概述了饵料藻类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开展饵料藻类的培养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技术,以野外采捕的宽体金线蛭成体作试验材料进行室外繁殖和室内孵化试验,统计其产茧量、空茧数、孵化率。试验结果:约5 000 kg种蛭共产卵茧351.5 kg;当种蛭投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为60 %时,产茧量达到最大值;当孵化箱的土壤湿度为40 %时,空茧数显著低于湿度为20 %、50 %、70 %的组(P<0.05),孵化率显著高于湿度20 %、50 %、70 %组(P<0.05),空茧数、孵化率与湿度30 %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采用室外繁殖、室内孵化的方案可行。当投入产茧床时,60 %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蛭钻进土壤中产茧,显著提高种蛭的产茧量。孵化箱的土壤湿度控制在30 %~40 %时,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池塘鱼菜立体种养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探究池塘鱼菜立体种养系统不同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系统不同组成的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进行测序,比较分析了水体、底泥、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根际与根表、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肠道及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差异.结果表明: 池塘鱼菜立体种养系统的6组样品细菌分布于 62 门 1 503 属, 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27. 71%)、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 (16. 37%)、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 (16. 05%) 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10. 07%), 主要优势菌属包括红球菌属Rhodococcus、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弓形杆菌属 Arcobacter、红杆菌属 Rhodobacter、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支原体属Mycoplasma; 水体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拟杆菌门, 底泥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 蕹菜根际及根表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拟杆菌门, 暗纹东方鲀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Epsilonbacteraeota、蓝细菌门和拟杆菌门, 凡纳滨对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 池塘鱼菜立体种养系统中的功能性细菌分布略有不同, 蕹菜根表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体、鲀肠道和虾肠道 ( P<0. 05), 蕹菜根际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 05), 水体和蕹菜根际固氮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虾肠道、底泥和鲀肠道 ( P<0. 05).研究表明, 池塘鱼菜立体种养系统的不同组成 (底泥、水体、蕹菜根际与根表、养殖对象肠道) 由于功能不同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在蕹菜根际及根表包含有相对丰度较高的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固氮菌, 有助于促进氮循环, 提高系统中氮的利用率, 而养殖对象肠道中既有有益菌也有致病菌属.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台湾泥鳅的早期发育情况,对其进行人工催产,使用解剖镜观察并记录其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观察结果:台湾泥鳅的受精卵为半黏性卵,膜径约0.9 mm;胚胎发育包括受精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等7个阶段;在21℃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约26 h孵化出仔鱼,初孵仔鱼长约2.1 mm。3日龄仔鱼开口,10~15日龄时鳍条逐渐形成,17日龄时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结果表明,台湾泥鳅的早期发育与大鳞副泥鳅较为相似,与泥鳅的早期发育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4种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冰鲜菊黄东方鲀的作用效果,测定了菌落总数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的菊黄东方鲀肌肉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2个高变区(V3~V4)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复合生物保鲜剂A(0.5%茶多酚+0.2%乳酸链球菌素+0.3%溶菌酶)可使菊黄东方鲀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显著降低(P <0.05)。冰鲜18 d时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表明复合生物保鲜剂A可将菊黄东方鲀冰鲜保存时间延长到18 d或以上。复合生物保鲜剂B(0.5%茶多酚+0.2%乳酸链球菌素)、C(0.2%乳酸链球菌素+0.3%溶菌酶)和D(0.5%茶多酚+0.3%溶菌酶)可将菊黄东方鲀冰鲜保存时间货架期延长至15 d左右。冰鲜条件下菊黄东方鲀肌肉5组15个样品细菌分布于21门187属,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主要优势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与红球菌属。复合生物保鲜剂改变了菊黄东方鲀肌肉的群落结构,菊黄东方鲀特定腐败菌可能为假单胞菌属。试验结果为后期开展菊黄东方鲀保鲜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表型、染色体、蛋白质、DNA等4个层面概述了泥鳅属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泥鳅属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域条件下中华绒螯蟹的形态和元素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阳澄湖、滆湖、长荡湖和江西省军山湖产的中华绒螯蟹为对象,对其形态和第三步足元素积累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17个形态数据的框架测量结果的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中华绒螯蟹个体形态学差异不显著,很难作为不同水域产地的判别依据.但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元素积累类型的研究结果显示,检出的12种元素的环境“指纹”特征极显著,产地间判别的准确率可达100%,具有可区别不同水域产中华绒螯蟹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试验测定了盐场沉积海泥的有机质含量与主要细菌类群变化等,并与几种已应用于仿刺参育保苗的商品化海泥产品比较,旨在寻找能够客观反映海泥质量的评价指标,为仿刺参饲用海泥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海泥总碳、总氮,灼烧法检测有机质,平板计数法计数6类主要细菌类群(异养菌、弧菌、大肠杆菌、乳酸菌、芽孢菌及酵母)的菌落数量。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海泥的总碳、总氮与有机质含量与商品化海泥产品相近;经干燥处理后的海泥,其异养菌总量比商品化海泥显著提高,但大肠杆菌菌落无显著差异,弧菌菌落显著降低,乳酸菌、芽孢菌与酵母等有益菌菌落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盐场沉积物作为仿刺参饲用海泥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但养殖效果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合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新品种,将初始体质量为(19.2±4.6)g的蓝鳃太阳鱼共4 000尾在循环水系统中开展了养殖试验。试验结果:经140 d的养殖,试验鱼终末体质量为(103.5±31.4)g,增重率439.1%,特定生长率1.2%,成活率达93.3%。结果表明,蓝鳃太阳鱼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长良好,完全适应此种养殖模式,可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