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拔高度对烟叶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掌握不同海拔烟叶的质量状况,指导卷烟配方用烟,选取3个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海拔对烟叶中的多酚、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中、上部烟叶中莨菪亭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他多酚类物质及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海拔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中部叶与上部叶的变化存在差异,中部叶中海拔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上部叶中海拔的最低.结论:高海拔有利于提高烟叶中除莨菪亭外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海拔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因烟叶部位而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烤烟香气成分及评吸品质的影响,探索出合理的氮钾配比,为提高卷烟工业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低氮(45 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中氮高钾处理有利于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形成;低钾高氮处理有利于酸性香气物质的形成;高氮高钾处理能促进饱和脂肪酸的形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中氮中钾和中氮高钾处理的评吸总分最高,低氮低钾和低氮中钾处理的总分最低。【结论】综合烟叶产量、评吸品质、香气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等评测参数,中氮高钾处理最优,低氮低钾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肥单效益与交互作用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寻求最佳配比组合.[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低氮(45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氮钾配比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产量、产值结果结合QBASCE程序进行优化寻优.[结果]氮、钾肥均能增加烤烟的产量,但氮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需要适量的氮和较高水平的钾,才有利于烟叶产值的提高.最高产量方案施肥量为:112.5kg/haN、360 kg/ha K2O,烟叶产量52185.95 kg/ha.最高产值方案施肥量为:108 kg/haN、360kg/ha K2O,烟叶产值为23394.15 元/ha.[结论]建立的氮钾用量对烟叶产量、产值影响的回归模型可为相近类型土壤种植烟叶参考.最佳方案施肥量为108kg/haN、360kg/haK2O.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烤烟香气成分及评吸品质的影响,探索出合理的氮钾配比,为提高卷烟工业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低氮(45 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中氮高钾处理有利于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形成;低钾高氮处理有利于酸性香气物质的形成;高氮高钾处理能促进饱和脂肪酸的形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中氮中钾和中氮高钾处理的评吸总分最高,低氮低钾和低氮中钾处理的总分最低.[结论]综合烟叶产量、评吸品质、香气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等评测参数,中氮高钾处理最优,低氮低钾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5.
配施不同比例花生麸肥对烤烟产质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不同比例的花生麸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研究花生麸肥配施对烟株生长及烘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40%的花生麸与化肥配施的烟株较高,茎径较粗,叶面积较大,叶片数较多;烟叶含钾量、总糖、烟碱、蛋白质等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氮碱比更接近于1,糖碱比接近8~10,施木克值在2.5左右,达到优质烟比例范围;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较对照(CK1)和当地推荐施肥(CK2)分别提高了21.64%和32.36%、22.04%和38.77%、60.52%和8.93%。  相似文献   
6.
抗烟草黑胫病菌的菌株ZY-19-2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重要毁灭性病害之一,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农业防治、病害发生期的药剂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和植物诱导抗性的利用等,后两者已成为当前综合防治的研究重点。生物防治是烟草黑胫病防治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从烟草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ZY-19-2,为了评价该菌株利用价值,对菌株ZY-19-2进行了鉴定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以1.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以1%蛋白胨为氮源,0.1%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发酵时间为60 h,接种量为1%,摇床转速为120 r/min,最高酶活达到0.216 U/mL。通过对菌株ZY-19-2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应用该菌株规模化生产高效廉价的几丁质酶、几丁质寡糖及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纤维素降解菌哈茨木霉TC10-13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TC10-13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根据纤维素酶活力大小确定初始p H、最佳碳源、氮源、温度、碳氮源浓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结果】TC10-13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初始p H为5.0,最佳碳源为秸秆,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最优正交组合为秸秆15.0 g/L,酵母浸膏2.0 g/L,表面活性剂2.0 m L/L,温度28℃;在最佳产酶条件下,TC10-13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为15.97和6.38 U/m L。将TC10-13菌株发酵液应用到烟丝后,烟气香气量和浓度分值有所增加,但香气质及刺激性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C10-13菌株有提升烟草品质的潜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程度压油烟叶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烟叶压油程度越重,质量下降越大,可用性越差。随着压油程度的加深,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逐渐增加,两糖差值逐渐增大,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逐渐降低;压油现象对烟叶总植物碱、氯、钾、挥发酸、挥发碱等指标影响不大;压油越严重,烟叶吃味越差,刺激性越大,香气量越少,杂气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广西中烟基地烟叶钾、氯含量状况,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等6省(区)24个广西中烟烟叶基地采集2010~2012年生产的上、中、下3个部位的初烤烟叶样品210份,分别参照YC/T 217-2007和YC/T162-2011标准测定样品的钾、氯含量,计算钾氯比值,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样品钾含量范围在0.82%~3.83%,均值为1.98%,超过50.00%的样品钾含量小于2.00%;样品氯含量范围为0.04%~1.54%,均值为0.37%,有35.36%的烟叶样品处于适宜的氯含量范围;钾氯比在1.15~58.99,均值为10.27,有72.40%的样品钾氯比大于4.00.不同产地中以湖北恩施的烟叶钾含量最高,达2.23%,其次为湖南邵阳(2.20%);云南产区、湖南邵阳和广西贺州的烟叶氯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0.41%、0.40%和0.44%;各产区烟叶钾氯比较适宜,其中以湖北恩施的钾氯比最高,为23.56,其次是重庆奉节(20.22).下部烟叶钾含量均值最高,为2.42%,中部叶次之;不同部位烟叶钾氯比较适宜.[结论]广西中烟各基地产区下部烟叶钾含量均值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上部烟叶钾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部、中部烟叶钾氯比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部烟叶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抗烟草黑胫病菌菌株ZY-19-2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鉴定抗烟草黑胫病菌的菌株ZY-19-2,并研究该菌株的发酵条件。[方法]从烟草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ZY-19-2,根据形态特征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活力。[结果]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以1.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以1%蛋白胨为氮源,0.1%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发酵时间为60h,接种量为1%,摇床转速为120r/min,最高酶活达到0.216U/ml。[结论]通过对菌株ZY-19-2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应用该菌株规模化生产高效廉价的几丁质酶、几丁质寡糖及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