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为了解决粮棉争地之间的矛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种植效益,针对小麦和棉花各自的生育特点及冀南地区的气候条件,总结麦棉套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北省小麦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212个冬小麦品种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3种病害的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对条锈病整体抗性水平较好,抗性品种占审定品种的53.78%;审定品种对叶锈病和白粉病抗性水平较差,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其中2014年审定小麦品种抗叶锈病最好,抗病品种占比100%,2016、2018、2021年抗病品种占比分别为3.44%、6.67%和11.11%,其余年份表现抗病的品种占当年审定品种的比例变幅为22.23%~36.36%;2014、2016、2020年审定小麦品种抗白粉病相对较好,抗性品种占比分别为33.33%、24.14%和29.72%,其余年份审定品种的抗病性占比均小于20%,对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抗病的品种分别有37、35个,抗性品种占审定品种的17.45%和16.50%;兼抗2种以上病害的品种偏少,其中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品种占比为7.08%,无兼抗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品种,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品种占比为4.72%,兼抗3种病害的品种占比为4.72%。对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高抗以上品种的亲本来源进行系谱分析发现,河北省小麦...  相似文献   
4.
邯玉39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H39-1为母本、自交系H74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4~2015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产量为11 149.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5.1%;2016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产量10 138.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5.3%。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抗小斑病和穗腐病;倒伏和倒折率平均值均3%。2017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当前粮棉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并对粮棉效益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土地集中起来管理效益明显,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和提高粮棉生产的效益。提出了适用于粮棉生产的土地集中模式。  相似文献   
6.
邯玉39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最新选育的玉米杂交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研究通过综合分析2014-2016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邯玉398产量平均数、变异系数、高稳系数以及产量与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得出,邯玉398的高稳系数较高,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同时其回归系数较对照更小,表明该品种是一个兼具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优良品种,能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高粱DNA导入"周麦16"选育新的冬小麦变异种质系。[方法]将高粱"抗5"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品种"周麦16",对变异后代系统选择稳定的变异种质系,并对得到的稳定变异株系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将高粱"抗5"DNA导入"周麦16",其后代在株高、叶片蜡质层、芒型、穗型、旗叶、成熟期等几个方面发生大量变异。通过对变异后代系统选择得到稳定的变异种质系D16-1、D16-4等,对"周麦16"、D16-1、D16-4、高粱"抗5"基因组DNA的引物xgwm6、xgwm148、xgwm295、xgwm328、xgwm257检测出了较丰富的多态性DNA片段,其中xgwm6、xgwm257检出了高粱"抗5"DNA特有而"周麦16"没有的特异带型,进一步说明了D16-1、D16-4是由高粱"抗5"DNA片段嵌入"周麦16"基因组DNA变异而来。[结论]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可实现小麦远缘、超远缘遗传物质的转移,极大地丰富了小麦遗传的物质基础,为创造新的突破性的种质资源材料开辟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创造小麦新种质系,利用诱变剂叠氮化钠并采用“种子处理同时鼓入空气”、“颖苞内滴加”、“生长点注射”3种方法诱变小麦“中育5号”.其中“种子处理同时鼓入空气”方法处理的“中育5号”种子出苗率高,M1代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变异率高,是适合小麦“中育5号”诱变处理的好方法.通过对诱变后代的系统选择,选出了YZY5-1、YZY5-2、YZY5-3 3个稳定的新种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了“中育5号”及其变异种质系的基因组DNA,引物xgwm148、xgwm428、xgwm260、xgwm469检测出了丰富的多态性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叠氮化钠对“中育5号”的诱变效果.  相似文献   
9.
草莓叶柄托叶外植体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提高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在草莓试管苗继代培养时进行了单个叶柄托叶接种培养试验。在"MS+6-BA 1.0 mg.L-1~2.0 mg.L-1+IBA0.2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柄基部的托叶部位再生了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最高再生试管苗数达12.5株.托叶-1;将单叶柄托叶接种培养法应用于脱毒草莓的继代快繁,草莓试管苗的最高增殖倍数达传统方式的9倍;利用单叶柄托叶接种法继代繁殖草莓脱毒苗可大幅度提高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应用,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氮、磷、钾肥、密度与产量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邯玉66’大面积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为:收获株数63000~67500株/hm 2 ;每穗450~600粒,千粒重325~345g,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3~35粒,单穗粒重160~210 g,穗长17~22 cm。‘邯玉’种植密度及N、P、K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产量9750~10500 kg/hm 2 ,优质有机肥60-75m3/hm2,SN 115-150kg/hm2,SP2O5 300-375kg/hm2,SK2O 225-300kg/hm2。在玉米品种邯玉66特征特性、生产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制定了‘邯玉6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为玉米“高投入、低产出”向“高产、高效”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