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运葵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油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适宜各产区春播和冬麦茬夏播,具有产量高、含油率高、结实率高、抗逆性好等特点。2000~2002年参加山西省向日葵生产区域试验,3年平均单产2643kg/hm2,比美国G101增产7.4%。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2002年复播运葵4号测定,子实含油率为42.33%。2003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提出运葵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和大面积制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的重要因素,而群体轮回选择是拓宽玉米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以具有中国reid 血缘的8 个自交系组成的群体和美国坚秆种质群体BSSS 杂交后经过一轮混合授粉形成运轮1 号玉米群体。3 轮混合选择后,以昌7-2 为测验种分析了运轮1号群体的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群体内单株间产量配合力差异显著,遗传变异较丰富。从138 个测交种中筛选出20 个较优良的对应自交单株作为新一轮轮回选择的亲本。预计新一轮合成群体产量配合力将提高11.6%,灌浆脱水速率较对照优越,其他农艺性状也得到相应改良。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我国四平头种质自交系合成的运轮2号玉米群体为基本材料,以郑58×运系98-1为测验种,分析了运轮2号群体的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群体内单株间产量等性状配合力差异明显,遗传变异丰富;从113个测交种中筛选出20个较优良的对应自交单株作为新一轮轮回选择的亲本。预计新一轮合成群体产量配合力将提高4.85%,农艺性状也将得到相应改良。  相似文献   
4.
在山西运城市7~8月份气温偏高的特殊气候环境下,对120份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了雄花育性鉴定,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材料间的雄花育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育性表现方式有:无花粉粒、花药吐不出、花药不散粉。模拟玉米螟危害雄花节打孔试验表明,即使玉米植株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雄花内部的水分胁迫是影响花粉正常散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晋单5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自育系运系98-55为母本,自育系运系9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晋单56号玉米品种比现在推广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耐旱耐热、生育期适中等特点,是适宜在夏播玉米区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6.
热胁迫下对玉米自交系育性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山西运城市7-8月份气温偏高的特殊气候环境下,对120份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了雄花育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材料间的雄花育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育性表现方式有:无花粉粒、花药吐不出、花药不散粉。模拟玉米螟为害雄花节打孔试验表明,即使玉米植株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雄花内部的水分胁迫是影响花粉正常散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乙酰丁香酮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7年间大量的有关乙酰丁香酮对植物遗传转化的影响的文献,涉及范围包括乙酰丁香酮对转化对象的影响方式、对转化率大小的影响以及与其它转化方法等的协同作用等等。此文介绍了受转化对象的基因型、转化方法、加入时机、加入量以及培养基pH值等对乙酰丁香酮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得出乙酰丁香酮可提高转化频率、如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乙酰丁香酮发挥作用等结论。分析结果证明乙酰丁香酮在植物遗传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高温天气,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探讨高温条件下玉米热害产生的原理和方式,对玉米生产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分析了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途径及方式,并提出了选用耐热抗逆品种、进行耐热性锻炼、改善农田小气候、人工授粉、调整播期等适当的防御措施,可以缓解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与播期和品种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与播期和品种关系密度。1997年试验6个播期,发现7个品种在6月5日、4月15日、4月25日、5月25日播种的发病均较轻,而5月5日、5月15日播种的发病重。参试的7个品种发病差异很明显,Sh22×京404、中玉5号抗病性比较好,晋单34号和H9601较耐病,而中玉4号、新唐抗5号、自选系×黄早4均属感病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高配合力优良育种群体,对‘运轮1号’群体开展半同胞轮回选择改良。选择‘运轮1号’C4群体中优良单株自交,以‘昌7-2’为测验种配制对应的测交种,鉴定筛选20个优良单株,等量种子经混合授粉形成C5群体。结果显示:C5群体的株高、穗位、茎腐病率较C4分别下降4cm、2cm和3.5%。群体内单株间产量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预计C5群体测交种产量增益为7.7%;与选择前相比,中选测交种穗位和茎腐病下降0.7 cm、6.3%,穗长、行粒数、出籽率、持绿度分别增加0.1 cm、0.6粒、0.4%、0.3级,但株高、籽粒含水量各增加0.3 cm、0.2%,穗粗、穗行数、百粒重保持不变;除含水量和百粒重外,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且多数性状的变异系数仍然在10%以下。进一步改良需扩大群体,增加测验种数量,并加入新的种质;单株选择应严格控制株高、穗位及生育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