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百日龄羔羊肉肉质分析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百日龄羔羊和普通羊肉的13项肉质指标,结果表明:脂肪、胆固醇、嫩度剪切值,百日龄羔羊肉比普通羊肉分别低23.66%,18.18%、73.77%、而Mg,Zn的含量却分别高19.47%、31.96%。  相似文献   
2.
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微生物的扰动效应(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底栖鱼类泥鳅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扰动效应。[方法]通过田间定位定量试验,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进行分析。[结果]试验水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养鱼水田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水田,分别达到显著(P〈0.05)、极显著(P〈0.01)、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养鱼水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明显高于对照水田,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养鱼水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也高于对照水田,但并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底栖鱼类促进了土壤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生长,抑制了反硝化细菌和反硫化细菌的繁殖。[结论]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和生理群具有重要影响,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和生化活性,有助于增加土壤N、P、S等养分元素的供给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绿兴)对大豆苗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过程中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豆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绿兴)可显著提高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其中总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4.96 g/(m2·h)、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1.60 g/(m2·h),呼吸速率也较对照提高4.22 g/(m2·h),蒸腾速率下降18.50 g/(m2·h)。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株总吸收能量较对照多18.30 kJ/(m2·h),总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能量较对照多63.14 kJ/(m2·h),蒸腾作用消耗能量降低了44.84 kJ/(m2·h),净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提高17.38 kJ/(m·h),但呼吸消耗能量提高了45.80 kJ/(m2·h)。大豆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绿兴)促进了能量的吸收和固定,光能利用率提高了0.42%。  相似文献   
4.
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微生物的扰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勇军  孙刚  房岩  韩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96-12498
[目的]研究底栖鱼类泥鳅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扰动效应。[方法]通过田间定位定量试验,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进行分析。[结果]试验水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养鱼水田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水田,分别达到显著(P〈0.05)、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养鱼水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明显高于对照水田,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养鱼水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也高于对照水田,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底栖鱼类促进了土壤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生长,抑制了反硝化细菌和反硫化细菌的繁殖。[结论]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和生理群具有重要影响,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和生化活性,有助于增加土壤N、P、S等养分元素的供给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A-6与TKE对羊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生长促进剂DA-6和生长抑制剂TKE喷施羊草幼苗,研究了2种生长调节剂对羊草幼苗的生长及生理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0mg/L和20mg/LDA-6可显著促进羊草幼苗的生长,并使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增加;低浓度生长抑制剂TKE(10,20mg/L)处理使羊草幼苗茎短、叶宽、矮壮、抗倒伏,但高浓度生长抑制剂会对羊草幼苗生长过度抑制。  相似文献   
6.
正在深化农垦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广西农垦桂北农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契机,谋划和推进农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多点开花激活内生动力当前,广西农垦改革正在有序有力推进当中,桂北农场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改革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呈现出多点开花、加速推进的良好势头。主动作为显担当。该场主动承接广西农垦脱贫  相似文献   
7.
对松嫩平原不同盐碱化草地的羊草种群叶片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是影响叶片内甜菜碱含量、CAT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pH是影响叶片内脯氨酸含量和SOD、POD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在同一取样时期,随着样地盐碱化程度增加,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与各自主要因子呈正相关。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的大量积累及抗氧化酶系统的调节,是羊草种群对盐碱化适应的重要生理响应。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30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农村合作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地方政府和基层公职人员的配合,吴县地方知识分子、社会团体以及广大民众都积极参与其中,合作社数量迅速增加。与江苏其他地区情况不同,吴县农村合作社主要以生产合作社为主,并较早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水平位于江苏前列。尽管如此,由于农民的参与度不高,且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自主能力,合作社经营遭遇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9.
黄蒿挥发油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黄蒿Artemisia scoparia挥发油对几种植物受体的化感作用,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黄蒿挥发油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苜蓿Medicago sativa、白菜Brassia pekinensis、玉米Zea mays种子萌发和幼芽、幼根伸长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萝卜种子抑制作用最强,最终萌发率比对照减少27.3%。对苜蓿的幼芽和幼根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分别比对照减少19.2%和33.4%。用GC-MS-DS联用方法,共鉴定出挥发油中的38种化合物,检出物占总质量的87.53%,其中萜烯类12种,占45.04%。相对百分含量在1.5%以上的化合物有10种:1)2,5 亚乙烯基[4,2,2]螺桨 3,7,9 三烯;2)斯巴醇;3)石竹烯;4)1,2 二甲氧基 4(2 丙烯基)苯;5)石竹烯氧化物;6)毛蒿素;7)橙花叔醇;8)β 法呢烯;9)1 (1,5 二甲基 4 己基) 4 甲基苯;10)大根香叶烯。  相似文献   
10.
人参(Panax ginseng)作为一种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药用植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其能够发挥药理活性的部分主要是人参皂苷,主要包括齐墩果烷型和达玛烷型.据研究表明,人参皂苷下游生物合成途径最后一步离不开糖基转移酶的催化过程.因其主要以UDP-糖作为供体分子,所以称之为UDP-糖基转移酶,即UGT.本文结合前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