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5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津夏3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K80和K130配制而成的耐热一代杂种.对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夏阳50,生育期45~50 d(天),叶球头球形,结球紧实,平均单球质量1.0~1.5 kg,每667 m2净菜产量3 800kg左右,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
美国费城电子公司有一个叫威伯的推销员,他曾到农村去推销用电,走到一家阔气的人家,户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一见是电子公司推销电的,就把门紧闾了。威伯一看事情不妙,便说:“很抱歉打扰了您,我知道您对用电不感兴趣,所以,我这次来不是做生意的而是买鸡蛋的。”老人消除些疑虑.便把门打开一些,探出头来将信将疑地望着威伯,威伯又继续说道:“我看见您喂的道明尼克种鸡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回城。”  相似文献   
3.
天白80是以雄性不育系C441和自交不亲和系T01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直筒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75d(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1cm,开展度58.5cm,外叶浅绿色,叶面少茸毛,中肋白色;叶球长筒形,顶部舒心,球色浅绿,结球紧实,内叶浅黄色,球高46.4cm,球径11.2cm,球形指数4.1;叶球质量2.8kg左右,净菜率75.4%。抗病性强,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黑腐病。平均每667m2产量7200kg左右,适宜我国华北及西北地区作为中晚熟秋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夏路列公司是一家生产内衣的公司,设在神户中央区港岛时装街,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时,连经理在内仅有3个人。当时,在日本各百货商店和服装铺都设有试衣室,但试穿内衣先要脱外衣,如果试一件不合身接着再试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且多少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5.
春绿1号是由两个天津青麻叶类型自交不亲和系黑227和埠235配制而成的春种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生育期60 d(天)左右,高桩直筒类型,耐低温,耐抽薹,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软腐病,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kg左右.已在华北、西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卡拉胶和琼脂为固定物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卡拉胶和琼脂为固定物,对马铃薯毒素且培苗生长的影响。用卡拉胶培养的组培苗生长明显快于琼脂培养基的组培苗,且生长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津秋6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秋65是由自交不亲和系H38和H218配制而成的秋早熟包头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5 d(天)左右,株高45 cm, 开展度55 cm,球高37 cm,横径14 cm,单株质量2.5 kg左右。株型紧凑,叶深绿色,叶纹适中,叶球帮色浅绿,球顶叠抱。 品质优良,对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秋绿60。每667 m2净菜产量4 000 kg左右,适宜河北、河南、山东、 山西、辽宁、内蒙古、陕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津秋1号是由两个天津青麻叶类型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H216和N209配制而成的优质一代杂种.对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秋绿75、中白76相当,生育期78 d(天)左右,叶球高桩直筒疏心,结球紧实,平均单球质量3.4 kg,每667 m2净菜产量7 600kg左右,在直筒类型大白菜种植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9.
提高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再生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高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再生频率,改进了受体薯片的消毒方法,解决了外植体易污染问题,使污染率几乎降低为零;共浸染时加入适量的乙酰丁香酮可以提高再生频率;适当降低芽分化培养基的激素水平,在外植体分化正常的情况下,节省了在激素上的资金投入;不同品种马铃薯片转化后的植株再生情况不同,津引薯8号微型薯出苗量大,而S1微型薯首批苗更好。综合以上改进措施,使再生频率由29%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10.
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抗晚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以增强抗病性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能激活植物自身防御系统的无毒基因与适合于植物背景、非专一性的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组合成嵌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中.通过农杆菌或基因枪的介导转化植物,可筛选出高效广谱的抗真菌和细菌病害的转基因植株.本研究从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中获得的无毒基因avrD(0*93kb)和从病原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中获得的无毒基因Elicitin(0.294kb)分别与非专一性病原物诱导启动子Pill和BG组成含2个嵌合基因(Pill-avrD,BG-Elicitin)的植物表达载体pYH144和pYHEt.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马铃薯,其中用pYH144载体转化2个品种(克新1号,2号),用pYHEt载体转化3个品种(Desiree,克新2号,4号),通过组织培养分别获得潮霉素(HygromycinB)标记的转基因马铃薯试管苗.将转基因试管苗扩繁,应用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获得转无毒基因微型薯,在温室(15~25℃和湿度高)条件下,观察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对晚疫病菌自然感染的抗性.1998年和1999年(每年的3-5月)的温室试验初步表明用avrD和elicitin基因分别转化的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植株都具有较明显的对晚疫病菌侵染的抗性,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不表现或表现轻微的感病症状,对照植株(未转化)则表现明显的感病症状.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且在感染后期(恢复期)生长良好.对照植株在恢复期生长弱和缓慢.在获得较多数量的转无毒基因马铃薯微型种薯的时候,将进行人工接种晚疫病菌和田间种植试验,从中筛选出抗真菌病和细菌病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