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水杨酸(SA)预处理水稻幼苗,能够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水稻幼苗体内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同时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温对照上升,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低温对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用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水稻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夏季栽培鸡腿菇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米青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62-3962,4004
在平均温度超过25℃的情况下,用3种配方在日光温室中栽培鸡腿菇。结果表明:棉子壳84%+麦麸5%+玉米面5%+石灰4%+复合肥1%+石膏粉1%配方,经济效益最好,棉籽壳45%+玉米芯40%+麦麸5%+玉米粉5%+石灰4%+复合肥1%+石膏1%配方,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3.
由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 grisea Sacc.)引起的稻瘟病遍布各大水稻种植区,引起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已成为水稻增收丰产的限制因素。在水稻的传统育种中,发掘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增强对稻瘟病的抗性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方法。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遗传研究概况及抗瘟性基因的抗病性机制、组织结构上的抗稻瘟病机制、抗稻瘟病基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综合分析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机制,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鸡腿菇两种栽培方式产量与效益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鸡腿菇栽培,最典型的方式是畦栽与床栽。为探索这两种栽培方式的产量与效益情况,2001年秋笔者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鸡腿菇的栽培场地一般多选择在日光温室或温棚中,成本相对较高,使大面积规模化栽培受到了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利用近3年的时间尝试了在大田中搭建小弓棚栽培鸡腿菇的模式,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米青山  宋建华等 《蔬菜》2001,(11):19-20
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菌类之一。其栽培原料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培双孢蘑菇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而当前栽培双孢蘑菇所用的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较高。据调查,建100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000-4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000元,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我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  相似文献   
7.
用水杨酸(SA)预处理水稻幼苗,能够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水稻幼苗体内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同时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温对照上升,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低温对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用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水稻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8.
菌糠栽培鸡腿菇高产配方筛选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平菇菌糠栽培鸡腿菇配方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菌糠栽培鸡腿菇是可行的;添加40%的菌糠,降低29%的成本,可获得98%的生物学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栽培双孢蘑菇多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或蘑菇房进行栽培.而蘑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均较高,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据调查,建100 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 000~4 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 000元,一般农户难以接受,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周口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们认为此法造价低(每600 m2只需500 600元),产量高,效益好,深受菇农欢迎,值得大力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杏鲍菇(Plerotus cornucopiae)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肉厚,开伞慢,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长,孢子少,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平菇.味道鲜美,寡糖含量丰富,口感极佳,有整肠、美容效果,被称为“平菇王“,市场前景看好,是近年来极具开发推广价值的珍惜食用菌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