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化学诱抗剂在甜瓜果实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分别从活性氧代谢、苯丙烷代谢、细胞结构及病程相关蛋白四个方面综述化学诱抗剂对甜瓜果实采后贮藏病害的作用机制,并重点从分子生物学层面对化学诱抗剂控制甜瓜果实采后贮藏病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防控甜瓜采后病害,延长其贮藏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烯与1-MCP处理在7℃冷藏条件下对伯谢克辛甜瓜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甜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伯谢克辛甜瓜为原料,分别采用500 mg/L的乙烯和2 μL/L 1-MCP对甜瓜进行处理,每隔24 h测定甜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VC、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结果】 与CK相比,1-MCP可以明显降低甜瓜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保持甜瓜果实硬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下降,乙烯处理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结论】 伯谢克辛甜瓜为乙烯敏感性果实,1-MCP处理能够抑制甜瓜采后呼吸作用,减缓甜瓜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较好的保持甜瓜品质,乙烯处理提高了甜瓜的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降低果实硬度,加速了果实采后品质劣变及软化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阿魏侧耳菌丝胞外酶活力和原基形成的影响,为生产中阿魏菇生长发育的调控和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阿魏侧耳(CGMCC 5.00774)为菌种,采用棉籽壳、麸皮、玉米粉为培养料培养菌丝至生理成熟,分别进行5、10和15℃低温处理(对照处理25℃),于第5、10、15、20、25和30d取样测定培养料中菌丝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半纤维素酶(HC酶)、淀粉酶、漆酶、蛋白酶的活力,观察各处理原基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10、15℃低温处理后CMC酶和HC酶活力降低,漆酶、淀粉酶、蛋白酶活力则一直高于对照组.5℃处理25和30 d及10℃处理25和30 d的样品出现原基,其他处理均未出现原基.[结论]低温处理能引起菌丝胞外酶活力的变化,阿魏侧耳原基分化的最适低温处理条件是10℃,25 d.  相似文献   
4.
快速脱水抑制葡萄干制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及褐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脱水速度对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膜脂过氧化作用及褐变的影响,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试验材料,经过葡萄促干剂处理后,采用快速脱水和缓慢脱水2种处理,质量每减轻10%进行取样,测定脱水过程中果实干基含水率、干燥速率、褐变度、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以及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缓慢脱水相比,快速脱水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无核白葡萄褐变度的上升,减少MDA生成量以及膜透性的增加,抑制LOX活性的升高,保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酶SOD、CAT及POD活性及较高的总酚含量,且使PPO活性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认为,快速脱水可以有效地抑制无核白葡萄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保持细胞的完整性,且PPO活性较低,从而减少无核白葡萄脱水褐变的发生。研究结果为快速脱水在无核白葡萄干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莉  白羽嘉  魏帅  夏娜  冯作山 《食用菌》2012,(3):10-12,16
以阿魏菇NB-1为菌种,常规栽培(不添加阿魏)为对照(FCK),试验比较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准噶尔阿魏(FSP)和新疆阿魏(FSS)的阿魏菇污染率、出菇率、酶活力等,结果添加阿魏后污染率降低,与对照比添加准噶阿魏、新疆阿魏的出菇率分别提高了10.29%、21.70%。添加阿魏后子实体干重明显提高。对子实体酶活力测定表明,PPO活力FSS>FSP>FCK,POD活力FSS>FSP>FCK,CAT活力FSP>FSS>FCK,SOD活力为FSP>FSS>FCK,说明阿魏对子实体酶活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从形态学、细胞学、组织解剖学及孢粉学等多个角度对库尔勒香梨芽变沙01进行比较鉴定,探讨其变异来源,以期为生产栽培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普通香梨为二倍体,而沙01是四倍体巨型芽变;相对于香梨,芽变沙01的生长势强,萌芽力强而成枝力弱,枝条粗、长显著增大,叶片有缩短加宽的趋势,坐果率和单果质量也显著提高;花期和枝叶生长物候期与香梨无差异,但果实成熟期明显提前;沙01的气孔显著小于香梨但气孔密度大于香梨,说明组织发生层的LⅠ层发生变异;花粉超微结构与叶片组织显微结构均与香梨有较大差异,说明组织发生层的LⅡ层发生变异。多方面比较鉴定证明沙01在本质上发生变异,结合其植株性状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把其作为一个新品种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莲蓬壳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莲蓬壳提取物分为正己烷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5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及对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莲蓬壳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同时还考察了莲蓬壳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莲蓬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于其他萃取相部位提取物;正己烷相提取物和二氯甲烷相提取物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橡木中单宁类物质的溶出工艺,以50%Vol新蒸馏白兰地为试验原料,采用超声波非热力加工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橡木添加量、浸泡时间对白兰地中色度、总酚、单宁、pH值、总酸、总酯、感官评价的影响,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促溶橡木中单宁物质的溶出工艺.结果表明,超声促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1 min,超声功率180 W,橡木添加量1.20 g/100 mL,浸泡时间20 d,该条件下单宁含量为1319.42 mg/L.  相似文献   
9.
为深度开发利用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以60只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番茄红素结晶低剂量组(11 mg·kg-1BW)、番茄红素结晶高剂量组(22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183 mg·kg-1BW)对照组、番茄红素结晶低剂量(11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组(183 mg·kg-1BW)、番茄红素结晶高剂量(22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组(183 mg·kg-1BW),灌胃30 d,测定分析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番茄红素结晶及番茄红素油树脂对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都能显著提升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T-AOC,显著降低MDA含量。说明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都具有抗氧化功能,且番茄红素结晶的抗氧化作用效果优于番茄红素油树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啤酒花茎梗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和微波火力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啤酒花茎梗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8;(v/v),料液比1:15 g/mL,微波时间44 s,微波火力8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33.79mg/g.[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合理可靠,是提取啤酒花茎梗中总黄酮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