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6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密度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湘杂棉8号为试材.对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棉花的叶面积、群体冠层内的温度、湿度及光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处理对棉花上述几项指标均有影响,从构建良好的群体结构角度看,以30000株,hm^2最佳,39000株,hm^2次之。建议鄱阳湖棉区最佳种植密度为30000—39000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对棉盲蝽的科学高效防治,通过棉田定点调查、普查、棉田周边的杂草网捕等方法,研究了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江西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为害优势种及其迁入、迁出棉田的时间,越冬主要寄主等。结果显示:绿盲蝽为棉花苗床期至蕾期的发生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蕾期至花铃期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以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多峰多谷型曲线动态发生;花铃期,中黑盲蝽(含苜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棉大田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发生;棉盲蝽混合种群在棉花大田呈一大一小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9月份吐絮期,同时伴有烟盲蝽、赣棉淡盲蝽发生;此时中黑盲蝽、绿盲蝽陆续迁出棉田。棉田周边杂草上除发生上述6种棉盲蝽外,还有异须单突盲蝽、黑肩绿盲蝽、赤须盲蝽发生,其中赣棉淡盲蝽杂草上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国家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对转双价双Bt基因(Cry1Ac+Cry2Ab)抗虫棉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转双价双Bt基因棉花与对照赣棉11相比,各生育期株高生长具有显著竞争优势,优势值3.48~4.75 cm;吐絮期棉覆盖度竞争优势超对照46.77个百分点,达显著水平;产量竞争力优势籽棉超对照1 013.85 kg/hm2,皮棉超对照433.20 kg/hm2,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竞争优势极显著,超过对照2.75个百分点。与非转基因常规棉相比,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生存竞争能力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4.
频振杀虫灯不同使用方法诱杀棉盲蝽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出专用灯光防治棉盲蝽技术,展开频振杀虫灯不同使用方法诱杀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防治棉盲蝽的方法,即:采用专用黄色光频振式杀虫灯,且每盏灯以间隔10 m距离方阵式悬挂,从7月1日至10月底,每天19:00至翌日6:00,每天定时开关,每1~3 d收1次诱杀袋中棉盲蝽。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12 000株/hm2、21 000株/hm2、30 000株/hm2、39 000株/hm2、48 000株/hm2和57 000株/hm26个密度水平,分别研究棉花单株、叶、茎和根在不同时期的含水率并作相互比较。结果表明:从密度水平来看,当48 000株/hm2时,单株含水率可达到较高水平,最高为82.92%;而不同密度水平下棉花单株、叶、茎和根的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均在6月初时最低,7月初和7月底时分别出现峰值。单株和棉叶含水率均以7月下旬最高(分别为82.69%~83.40%和8  相似文献   
6.
2009年,国家棉花产生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共同在湖口县实施的“亩产千斤子棉”创建项目,取得了单产子棉7 605.9 kg/hm2(“1014.12斤/亩”)的好成绩。通过分析“亩产千斤子棉”的群体结构和成铃规律,提出“千斤棉”群体结构为棉型较紧凑,种植密度27 000株/hm2左右,株高120~125cm,果枝数22~23层,单株总果节数为180个左右,成铃率40%以上,总铃数达到140万个/hm2;上、中、下部成铃分布均匀,同时确保第1~5果节有较高的成铃率,早发早熟不平衰,是获得棉花超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3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棉区“亩产千斤子棉”超高产创建,总结分析了在“千斤棉”创建中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基础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科学选择试验地选点、合理密植、适度化控、应用滴灌管道抗旱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应对措施来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江西转基因抗虫棉苗期棉盲蝽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转基因抗虫棉苗期发生绿盲蝽、中黑盲蝽、杂毛合垫盲蝽3种棉盲蝽,以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为主要发生种,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种群为1.54∶1,绿盲蝽为优势种,但具体在各棉苗床上这些盲蝽虫口发生优势差别与附近杂草群落种类有关。棉盲蝽在苗床上虫口增长与附近杂草花期消退、除草剂使用、棉苗移栽晚苗龄大有关。  相似文献   
9.
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展示区技术实施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县武山镇五里村展示区经过一年的科学有效实施。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该项目区通过应用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早播促早发、合理密植促平衡、紧抓管理防早衰、科学防治控病虫等技术措施,达到“百亩”连片棉田子棉平均单产“507.06公斤/亩”的好成绩,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子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0.
必须进一步重视和改进棉花质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生产的原棉数量不能满足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只适合纺中低档纱,纺高档优质纱需要配额进口,从而造成近几年进口数量骤增。其中,严重影响到棉花质量方面的主要问题有高品质原棉缺乏、品种多乱杂、霜后和僵烂花比重较大、收购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三丝”问题突出等。农业部办公厅在关于2006年发展棉花生产的意见中,提出要“着力改善棉花纤雏品质”,要在调优品种结构、推进规模种植、全程控制“三丝”等方面做出努力。作者认为还应在规范流通市场、改进检验手段标准、合理栽培措施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原棉质量,以不断满足棉纺工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