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犬前列腺脓肿的B超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犬前列腺脓肿为前列腺增大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 ,多发于 6岁以上的中老年公犬。它是在前列腺内形成外有脓膜包裹 ,内有脓汁潴留的局限性脓腔 ,是厌氧性致病菌感染后所引起的局限性炎症过程。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大小便困难 ,排便时痛苦嚎叫 ,体温增高、白细胞数增多 ,其他临床症状不明显 ,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多因确诊不及时、延误手术治疗而死亡。 2 0 0 2年 7月我院接诊 1例前列腺脓肿病犬 ,经诊断和治疗 ,病犬康复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病犬为一只白色北京犬 ,雄性 7岁 ,体重 6kg;1个月前就曾发病 ,初期表现体温稍升高 ,排尿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患病水貂进行病理剖检,细菌纯培养,病毒检测,生化鉴定,确定是水貂大肠埃希氏菌病。再应用多种抗生素作药敏试验,筛选出了高度敏感的抗菌药。并对山东省威海地区水貂大肠埃希氏菌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小檗碱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s)凋亡的调控机理,首先利用CCK8法确定添加药物的细胞毒性,然后将BEECs分为空白(C)组、脂多糖(LPS)组(1μg/mL)、小檗碱(BBR)组(BBR10μmol/L+LPS 1μg/mL)、氯喹(CQ)组(CQ 20μmol/L+BBR 10μmol/L+LPS 1μg/m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LC3II、P62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LPS组BEECs凋亡率和BAX/BCL2较空白组升高(P<0.01);BBR组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低于LPS组(P<0.01);CQ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P<0.01),而BAX/BCL2与空白组差异不显著。LPS组BEECs表达P62高于空白组(P<0.01);BBR组与LPS组相比LC3II升高(P<0.05)、P62降低(P<0.01);CQ组LC3II高于其他3组(P<0.01),CQ组P62与空白组、BBR组差异显著而与LPS组差异不显著。说明LPS降低BEECs自噬通...  相似文献   
4.
用“绿源生”微生物制剂叶面3次喷洒,比较大棚种植的3个品种黄瓜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绿源生”能明显降低黄瓜的发病率,提高优质瓜率,增产率达20.0%-25.2%,经济效益显著。“绿源生”和NEB对黄瓜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锁头山铁矿位于安丘市红沙沟镇锁头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4′,北纬36°14′。矿区处于华北地台的沂沭断裂带内,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之间,汞丹山断隆西北部。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鞍山式铁矿,矿体主要赋存在泰山岩群柳杭组内。柳杭组(Ar3tL)总体呈带状NE向展布,厚约150m。岩性主要为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夹角闪石英片岩、磁铁角闪石英岩、透闪片岩等。  相似文献   
6.
应用透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分别对10只小尾寒羊子宫复旧期(产后1~31 d)子宫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小尾寒羊子宫复旧期的子宫组织细胞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其中在产后19 d凋亡细胞最多,结果表明:细胞凋亡是实现小尾寒羊子宫复旧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山东省水貂常发细菌病的病原学资料,分别对患病水貂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的纯培养和生化鉴定。经分离鉴定确定致病菌的种类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耶尔森氏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并对水貂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肥大细胞(MC)是一种包含嗜碱性颗粒的多功能细胞,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MC能分泌多种介质,参与多种生理反应,与动物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某些非特异性炎症和肿瘤性疾病有密切关系。要揭示MC在奶牛生殖中的各种作用,就必须首先揭示其在子宫内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这是研究子宫内MC的基础性工作。为此,特设计并实施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人类从古到今都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但人类对城市的需求将不仅局限在物质上,还会对城市的环境提出更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城市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恢复因城市发展而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的最佳方法是建设人类和自然互利共存的家园,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下面从保护生态型环境、建设健康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三方面来论述生态、健康、和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部白垩—古近纪盆地是中生代以来板块构造运动体制下的产物。断裂对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以北东和北北东向为主的深断裂体系强烈活动以及其间受到新、老东西向断裂的分割作用,决定了盆地的整体展布也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总格局。对单个盆地而言,断裂与盆地的发展同步,特别是控盆断裂或盆缘断裂的活动史,与盆地的形态、规模、沉陷幅度、沉积特征、岩相展布密切相关。而分布在盆内的诸多同生断层的不均一活动,促成了盆地的次级分割,导致多凸多凹结构的形成,从而使得那些在成盐之前生长指数较大的断层所控制的块段汇集浓缩水体形成聚盐凹陷。大汶口盆地及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北部的成钾中心都和这种机理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