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8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湖北省荆门市水稻土配方施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定荆门市水稻土进行效应函数法配方试验,以找出不同N、P、K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明确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提供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参数。试验发现,N、P、K配合后有利于促进杂交中稻的个体发育,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在供试土壤和"汕优63"水稻上,氮是控制产量的首要因子。建议供试土壤上施肥配方为:N150~180kg/hm2,P2O530~45kg/hm2,K2O105~120kg/hm2。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较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等特点,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潜江、荆门的制种实践,总结出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农艺措施对油菜新品种H9901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移栽密度、摘薹高度、氮素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摘薹高度对产量影响呈负相关 ,氮素水平存在一定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4.
两优277(YW-2S/双七)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组合,200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根据两优277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3 a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杂交油菜新品系H9905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追施氮肥和增施油菜专用配方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呈正相关。每公顷最高产量达到3060 1kg时,密度水平为74908株,需追施纯氮149 1kg,底施专用配方肥932 3kg。  相似文献   
6.
荆门市小麦地稻草覆盖增产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荆门市白散土(黄棕壤发育的水稻土)上进行的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稻草覆盖小麦田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幅提高,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调节地温,提高土壤肥力。覆草与对照相比,可明显增加小麦有效穗和千粒重,产量由不覆盖的2899.5kg/hm^2增高到3558kg/hm^2。实验室淋溶试验可看出,3小时后稻草中84%的钾就被淋溶出来。而在大田试验中4个月后,有90%的钾进入土壤。所以秸秆还田是缓解钾肥资源不足的一项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水稻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探索黄棕壤性水稻土最适秸秆还田深度,可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0 cm(S0)、10 cm(S10)、20 cm(S20)、30 cm(S30)土层,以及添加腐熟剂(F)和不添加腐熟剂两种条件。结果表明:还田至10 cm土层并添加腐熟剂的处理(S10+F)各取样期的腐解率最高,秸秆释放磷的速率也最高;秸秆还田后提高了磷生物有效性,其中主要提高各土层中稳性无机磷和活性无机磷的含量,秸秆还田12周后,10 cm土层秸秆还田提升磷生物有效性的幅度最大,S10、S10+F处理的中稳性无机磷含量比10 cm土层无秸秆对照分别提高了44.04、50.48 mg/kg,30 cm还田提升的幅度最小。因此在该地区秸秆还田10 cm深并配施腐熟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在荆门市白散土(黄棕壤发育的水稻土)上进行的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稻草覆盖小麦田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幅提高,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调节地温,提高土壤肥力。覆草与对照相比,可明显增加小麦有效穗和千粒重,产量由不覆盖的2899 5kg/hm2增高到3558kg/hm2。实验室淋溶试验可看出,3小时后稻草中84%的钾就被淋溶出来。而在大田试验中4个月后,有90%的钾进入土壤。所以秸秆还田是缓解钾肥资源不足的一项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