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县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 ,近 10年来 ,大麦产量时起时伏 ,很不稳定 ,经综合分析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渍害。渍害不仅使大麦根系活力衰退 ,个体发育不良 ,严重的导致植株变枯死亡 ;同时由于田间湿度的增大 ,易使大麦遭受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危害。实践表明 ,凡是渍害发生重的年份都是大麦减产的年份。为此 ,我们就大麦渍害发生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 ,得出一些结论 ,旨在为指导大麦生产提供参考依据。1 大麦渍害的形成原因1.1 地势低洼 ,外河水位高 ,抬高了麦田的地下水位我县大部分大麦田的地下水埋深…  相似文献   
2.
3.
“扬辐粳8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了新品种权保护,现已成为江苏省2006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品种,适应于苏中及里下河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4.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生产技术,是将麦草机械还田利用与机插稻技术相嫁接,杜绝麦草焚烧和实施稻作轻简化。从而构建资源利用、培肥沃土、节本高效、省工简便的稻作技术体系,对于循环利用资源,发展可持续农业。优化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解放和转移农村劳动力。活跃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我县在建阳、近湖、芦沟等镇进行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徐稻4号”百亩高产试验示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成熟期亩测产达700kg左右,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塑料大棚蔬菜生产中沼气发酵应用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以及以北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沼气池一般情况下不能产气.这也是在该地区推广沼气能源利用的障碍之一;也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往往达不到生物生长发育的理想要求,从而制约了塑料大棚的生产。近年来,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工作方针的同时.结合实施“环境保护”“食品质量安全”两大民生工程.高效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两大农民致富工程,塑料大棚面积不断扩大.沼气池数量不断增多,极大地丰富了“菜蓝子”.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村环境。随着塑料大棚的日益发展,沼气池数量迅速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大棚和沼气池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我们从2007年至2008年进行了沼气和塑料大棚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把沼气池建在塑料大棚内.利用塑料大棚解决了冬季沼气池不能产气问题.在塑料大棚内燃烧沼气解决了冬季塑料大棚温度升温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为蔬菜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生产出质量安全蔬菜,提高菜价.达到增加产出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五个方面简要剖析了本地灰飞虱特大暴发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的原因,提出了灰飞虱的防治应注重强化农业措施、主攻压低虫量、推广抗病品种、坚持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1 甘薯生产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甘薯在苏北盐城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农业生产上发挥过显著作用.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三个时期: 1.1 新中国成立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初) 该时期主要以地方土品种种植为主,产量较低,一般单产500kg左右,1949年盐城市甘薯种植面积约为5万亩,1950年为8万亩.  相似文献   
8.
水稻涝害程度影响因子及抗逆栽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梅雨季节,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连降大到暴雨,洪涝并发,造成部分水稻田块不同程度受淹。发生涝害后水稻生育特性表现为:根系严重受损;叶片、分蘖、主茎和分蘖节相继死亡;生长量下降;高位分蘖增多;生育期推迟,抽穗期拉长;产量下降。针对涝害频发的特点,我们经全面调查与研究,初步明确影响水稻涝害程度的因子,并探明其抗逆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
“华粳一号”是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复式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建湖县于2002年引进,2003年扩大示范,种植面积达3万亩。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米质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0.
高效农业及其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科学集成,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生产多系列、多品种、高产量的质量安全农产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思路就是要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 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科学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