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DO是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最佳养殖容量为46.0 g/m3或32.2 g/m2(322 kg/hm2)。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天然富硒土壤硒的吸收效果,以及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通过外源硒的根施及叶面喷施处理后对硒的吸收转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天然富硒土壤中硒的吸收转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外源硒的增施可以普遍提高不同水稻品种硒的含量,有机硒含量均达85%以上;叶面喷施外源硒的效果比根施外源硒的效果更优,且用量小,适合缺硒地区和低硒区生产富硒大米。   相似文献   
3.
多参数融合的太湖围网养殖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伟  李云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34-14337
利用1989-2008年的五景TM遥感影像数据,对太湖近20年的围网养殖进行动态监测;综合利用遥感影像中的光谱信息与围网养殖区的纹理信息,自动提取了各个时期的太湖围网养殖区域,分析了近20年来太湖围网养殖区的时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业智能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农产品的质量一直都是受大众关注的问题。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共出栏猪、牛、羊7.38亿头,禽肉产量6 007 t,而平均抽检合格率仅有97.06%。在庞大的禽肉基数下,对不合格禽肉的人工追回工作将变得十分困难。本文针对此问题,从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内出发,以肉牛屠宰过程中前腿预剥工位监测为例进行研究,运用视频处理与图像处理技术,记录工位处理数量、单体处理时间,在0.68 s时间内完成肉牛处理快照与操作人员快照提取的操作,同时生加工记录,填补屠宰过程中的缺失的信息,使得畜禽在屠宰过程中的流向变得可追踪,避免停线人工追溯带来的时间浪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已经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但现在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冬季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扑草净对两种虾和两种水草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毒性试验,探究了扑草净对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以及对养虾池两种常见沉水植物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对扑草净的耐药性要强于凡纳滨对虾;扑草净对金鱼藻的毒性要强于轮叶黑藻。应用扑草净去除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中金鱼藻和轮叶黑藻等沉水性植物的浓度控制以0.02~0.89 mg/L为佳。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扩大了蛋白质研究领域,简化了研究步骤。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目的蛋白质具有操作简单、培养周期短、高效经济、便于纯化等优点,但大部分表达的蛋白质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是蛋白质在细胞内凝集形成的无活性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含有重组蛋白质及核糖体元件、内毒素、外膜蛋白质、RNA聚合酶和脂体等。在高浓度的变性剂如尿素、盐酸胍等中由于氢键、疏水键被破坏,包涵体蛋白质完全伸展而溶解,在复性剂中可重新折叠形成天然结构而重新获得活性[1]。  相似文献   
8.
不同饵料搭配对凡纳滨对虾幼体与仔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牟氏角毛藻(CM)、绿色巴夫藻(PV)、湛江叉鞭金藻(DG)、云微藻(Cs)及其营养强化的轮虫(BP)和蒙古裸腹溞(MM),与配合饲料(FD)、卤虫无节幼体(AS)搭配饲养凡纳滨对虾幼体,测定饵料脂肪酸含量,比较幼体存活率(r)与发育速率,研究了不同饵料搭配对幼体与仔虾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Z1→Z2,投喂CM、DG、PV的r最高,约90%;Z2→Z3,投喂FD、CM+FD、CM+BPCM的r最高,PV+BPPV的r最低,变态延缓1 d;Z3→P,CM+BPCM、PV+BPPV、CM+FD为饵料的r好于其它组;仔虾阶段,FD+AS为饵料的r最低,为45.3%,其余组均大于90%。结合饵料脂肪酸含量可知,强化MM体内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藻类趋于一致,受食物的影响大于BP;可用CM、PV、DG为开口饵料(延续至P),并与BPCM或BPCs、AS、MMPV搭配用于凡纳滨对虾虾苗生产。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鼠伤寒沙门菌ABC转运膜蛋白SapC在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apC基因缺失突变株SMΔsapC,对其进行生长特性、酸性应激试验、多黏菌素B敏感性试验、生物被膜检测、胞内存活和小鼠体内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基因缺失株SMΔsapC与亲本菌株和互补菌株相比,其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在酸应激条件下,SMΔsapC存活率显著低于亲本菌株;sapC基因缺失降低了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同时,SMΔsapC基因缺失株在鼠源巨噬细胞内的增殖能力和小鼠体内的毒力显著低于亲本菌株。研究表明,sapC基因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抗酸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从而影响沙门菌在体内外的毒力。本研究为进一步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由来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基本采用的是合表计量,合表结算收费方式。根据国电公司的部署,几年之后,全国从城市到农村的居民用电都将逐渐实现一户一表,这种改变会给供电部门的统计线损和实际线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试图通过一定数量的调查统计数据对此举所产生的影响做初步探讨和分析。2 文中所涉及的若干概念的说明(1) 合表用电时,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的计量结算点为单元表,发生在单元表以下的线损率,通常由居民以提高单价的形式自己消化承担。(2) 北京地区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实行隔月抄表,其中包括单月抄表和双月抄表两部分。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