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缘毛紫菀根中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缘毛紫菀根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钙4 036.01 mg/kg,镁2 859.02 mg/kg,铁989.37 mg/kg,锰78.85 mg/kg,锌60.04 mg/kg,铜34.81 mg/kg,硒0.000 052 mg/kg(<0.000 6 mg/kg)。缘毛紫菀根含有17种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8.72%。缘毛紫菀作为甘肃一种野生药材,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贝加尔唐松草根和茎中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贝加尔唐松草根和茎中的钾、钙和镁含量非常高,铁、钠、锌和锰含量次之,铜、镍和钴含量较低,10种微量元素含量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钾>钙>镁>铁>钠>锌>锰>铜>镍>钴;钾元素含量根部<茎部,其他9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是根部>茎部。贝加尔唐松草根和茎中含有17种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为根部>茎部,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根和茎中7种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4.66%、41.83%。甘肃贝加尔唐松草可作为一种具有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的野生药材。  相似文献   
3.
张宏霞  沈育伊  郭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82-15783,15786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退耕还林(草)工程9年后3种不同造林模式和农田对照的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退耕模式下,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细菌和放线菌的平均值都是农田对照>经济林型>乔草型>乔木型,而真菌表现为乔草型>乔木型>经济林型>农田对照。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变化趋势是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结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增强了微生物的活性,促进了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巩固退耕还林(草)后续工程可改善土壤肥力;乔草型造林模式比单一树种造林模式(乔木型和经济林型)更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土壤有机硫形态及芳基硫酸酯酶活性能敏感地反映土壤硫库的变化,厘清喀斯特湿地转变为农用地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硫形态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喀斯特湿地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典型桂林会仙喀斯特天然沼泽湿地为对照(沼泽湿地),以由其转变而来的5种土地利用方式,即水稻田、旱地、果园、养殖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10、10—20、20—30和30—40 cm共4个土层的样品,分析各形态有机硫含量及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结果】1)与沼泽湿地相比,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全硫储量、酯键硫、碳键硫以及残渣态硫含量均呈降低趋势。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键硫、酯键硫和残渣态硫占有机硫的比例分别为39.08%~63.54%、22.91%~34.28%、13.55%~28.46%,与沼泽湿地相比,酯键硫和残渣态硫占比降低,碳键硫占比升高(P<0.05)。2)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硫含量范围在158.41~442.18 mg/kg,全硫含量范围在180.22~510.83 mg/kg,全硫平均值为345.53mg/kg,低于世界土壤全硫含量均值(70...  相似文献   
5.
选择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甘肃省天水市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区,以其林地、果园、耕地、草地和撂荒地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蔗糖酶外,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总体变化规律相似,林地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其次是果园和耕地、草地较低,撂荒地酶活性最低。蔗糖酶、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均有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一个参考指标。积极巩固退耕还林恢复工程和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将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