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明新型杀虫剂10%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玉米的安全性,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及药剂用量,选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为供试药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25 mL·hm-2、300 mL·hm-2处理与对照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相比更兼顾速效性,药后1 d,防效可达97.07%~99.25%;与甲维盐相比更兼顾持效性,药后14 d,防效仍可达79.44%~81.42%。  相似文献   
2.
选用40%溴酰·噻虫嗪悬浮剂药剂,3个不同用量对玉米种子拌种处理的方式开展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控试验,调查并比较药剂不同用量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作为玉米种衣剂对苗期草地贪夜蛾危害具有很好防控效果,最佳用量为1 kg种子用40%溴酰·噻虫嗪7.5~10.0 mL拌种,控制时间为苗后25 d以内,防效为71.43%~94.64%。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丝孢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2种丝孢菌:矮生长囊头孢霉Doratomyces nanum ( Ehrenb. ex Link)Morton et Smith,展开角状孢Ceratosporium productum Petch,为国内新记录属和种,新记录提供形态描述及形态图。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TTP200SC、倍内威(溴氰虫酰胺10%OD)三种新型杀虫剂,对番茄地烟粉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七个施药处理在药后1 d至7 d药效持续增强,7 d至21 d药效逐渐减弱,药效持续期可达21 d。TTP+螺虫乙酯,每公顷用量为199.5 ml+417 ml时,在药后1 d、3 d、7 d、14 d、21 d,五个时间段都是效果最好的处理,当该处理施药7 d时综合防效达到最好,若虫和成虫虫口防效都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时烟粉虱若虫虫口防效为93.06%、成虫虫口防效为92.19%。该施药处理对烟粉虱的综合防效及持效期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pirotetrama)、TTP200SC、倍内威(溴氰虫酰胺10% OD)3种新型杀虫剂,对番茄地烟粉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个施药处理在药后1~7天药效持续增强,7~21天药效逐渐减弱,药效持续期可达21天。TTP+螺虫乙酯,每公顷用量为199.5 mL+417 mL时,在药后1、3、7、14、21天,5个时间段都是效果最好的处理,当该处理施药7天时综合防效达到最好,若虫和成虫虫口防效都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时烟粉虱若虫虫口防效为93.06%、成虫虫口防效为92.19%。该施药处理对烟粉虱的综合防效及持效期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6.
西花蓟马为外来物种,为害程度逐渐加剧。在辣椒上的盛发期多为辣椒开花期,但此时用药会影响授粉进而影响结果,因此应在花瓣脱落,刚刚形成果实时喷药,此外,还可结合深度灌溉、蓝板诱杀等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50%氯吡·硝·烟嘧水分散粒剂对春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的防除效果、杀草谱及安全性,探索出最佳用量和用药时期。试验结果表明:50%氯吡·硝·烟嘧水分散粒剂对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玉米3—5叶期,杂草3—6叶期茎叶喷药一次,制剂用药量240~600 g/hm~2,药后15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66.1%~85.7%;药后30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88.8%~100%;药后45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90.88%~100%,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提高;春玉米生长从喷药后到成熟都正常,整个生育期没有药害发生;说明该药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时对春玉米是安全的,也未发现对其他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最佳用量为300~320 g/hm~2;  相似文献   
8.
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是近年来危害云南中西部地区冬季作物田的恶性杂草。云南冬季作物以阔叶作物为主, 有必要开展在阔叶作物田小籽虉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研究。本研究在室内和田间测试了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150 g/L精吡氟禾草灵EC、10%精喹禾灵EC、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240 g/L烯草酮EC、12.5%烯禾啶EC、5%唑啉草酯EC等7种阔叶作物田茎叶处理剂对小籽虉草的防效以及对油菜和蚕豆的安全性。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药后30 d, 5%唑啉草酯EC、12.5%烯禾啶EC、10%精喹禾灵EC在推荐剂量作用下对小籽虉草的鲜重防效超过90%, 杂草植株表现明显枯死症状, 并且安全性指数均大于2; 240 g/L烯草酮EC的株防效较差, 鲜重防效也低于50%; 其他药剂的鲜重防效为80%左右。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5%唑啉草酯EC防效最优, 接近95%, 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和12.5%烯禾啶EC等防效能达到90%, 其他药剂的防效也超过80%, 所有药剂对油菜和蚕豆均安全。以上结果表明, 当前大多数阔叶作物田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对小籽虉草高效, 对作物安全, 控制小籽虉草的备选除草剂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记述了云南省山葵上的墨入病、霜霉病、白锈病、立枯病、软腐病、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等7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病原和简要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繁花锦簇迷人眼,兴欢还待久弥香!”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把新科技、新知识倾情导入农村社会,提高了广大农民科学生产技能和农业产业化规模,为县域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