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9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不断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对提高畜禽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高品质的畜产品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分享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铜对育成期水貂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86~146日龄雄性水貂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螯合铜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不同铜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当铜添加量为210~249 mg/kg且低于249 mg/kg时,可明显促进水貂的生长发育;当铜添加量为249~314 mg/kg高于249 mg/kg时,可明显抑制水貂的生长发育。以蛋氨酸螯合铜为铜源,当基础日粮中铜添加量为249 mg/kg时,86~146日龄水貂体增重最快,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7.50±1.56)g/d,是高铜临界点。[结论]该研究为水貂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发情期蓝狐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发育过程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集10只发情期蓝狐的左侧卵巢共计10枚,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同时利用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分别对30个原始卵泡、30个初级卵泡、15个生长卵泡、15个囊状卵泡、15个成熟卵泡及各级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蓝狐卵巢由生殖上皮、白膜、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内分布着大量的间质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位于卵巢的外周;髓质位于皮质下层,分布着较多的血管。卵泡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差异较大(卵泡为45.45~974.55μm,卵母细胞为30.23~147.27μm),在初级卵泡阶段出现透明带物质。卵泡闭锁发生于卵泡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的皱缩,细胞核固缩;颗粒细胞松散、退化。[结论]为揭示雌性蓝狐的生殖机理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建立3种毛色貉生物学特性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褐色乌苏里貉、野生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为研究对象,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3种毛色乌苏里貉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比较。[结果]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6的细胞频率分别为86%和83%,表明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种群体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吉林白貉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56的细胞频率为70%,低于其他2种貉。[结论]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的染色体众数相同,均为56;吉林白貉的染色体众数为56或57,其染色体数目存在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5.
褪黑激素对蓝狐卵泡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褪黑激素对蓝狐卵泡发育的影响,为研究蓝狐卵巢卵母细胞的利用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对埋植褪黑激素蓝狐的卵巢和发情期卵巢的形态及卵泡直径进行测量和比较,并采集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每12 h观察并记录培养结果。结果表明:埋植褪黑激素蓝狐卵巢的体积和重量与发情期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各级卵泡直径均小于发情期,其中次级卵泡差异显著(P<0.05);体外成熟培养48 h后的卵丘扩散率显著小于发情期(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发情期蓝狐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发育过程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集发情期蓝狐的左侧卵巢共计10枚,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同时利用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分别对30个原始卵泡3、0个初级卵泡、15个生长卵泡、15个囊状卵泡、15个成熟卵泡及各级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蓝狐卵巢由生殖上皮、白膜、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内分布着大量的间质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位于卵巢的外周;髓质位于皮质下层,分布着较多的血管。卵泡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差异较大(卵泡为45.45~974.55μm,卵母细胞为30.23~147.27μm),在初级卵泡阶段出现透明带物质。卵泡闭锁发生于卵泡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的皱缩,细胞核固缩;颗粒细胞松散、退化。[结论]为揭示雌性蓝狐的生殖机理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水平铜对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以蛋氨酸螯合铜为铜源对6组86~146日龄雄性水貂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通过对脂肪代谢率、氮消化率、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铜添加量为239—249mg/kg时,可显著提高水貂氮和铜的消化率(P〈0....  相似文献   
8.
窝箱温度对初生仔貂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水貂分娩前和分娩后窝箱温度变化与初生仔貂死亡率的关系,对处于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的分娩前和分娩后1~5 d的共计4组140个母貂的窝箱温度,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分娩后1~5 d内仔貂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分娩前1~5 d的窝箱温度始终在12℃以下变化,变化幅度大小主要受窝箱所处周围风力和光照的影响;分娩后1~5 d的窝箱温度逐渐升高,至第3~5 d达到或超过12℃,达到或超过12℃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受母性强弱的影响。(2)分娩后的5 d内各组仔貂的平均死亡率为13.87%。分娩后1~5 d各天仔貂死亡率高低主要受窝箱温度高低的影响,以分娩当天窝箱温度最低,死亡率最高为5.61%(P<0.05),以后各天随窝箱温度逐渐升高,死亡率逐渐下降,至分娩后3~4 d窝箱温度达到或超过12℃时,死亡率为0。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通乡村兽医队伍建设现状,为优化管理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对荣成市乡村兽医管理现状的调查,掌握乡村兽医的基本情况,发现荣成市乡村兽医存在技术水平落后,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提出严格登记、加强培训、加强监管等乡村兽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