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树[鼠句]的消化道短,只有体长的5~7倍,采食的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消化饲料的能力较差.有的食物25min就能代谢出来,因此其粪便中仍有部分营养未被机体消化和吸收。另外树[鼠句]在采食时经常把大量饲料抛洒在地,饲料占粪料混合物的1/3。对树[鼠句]粪循环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粮食消耗,降低动物的饲养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树[鼠句]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消除蚊、蝇和臭气,减少疫病的传播,还可促进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昆明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病因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饲养宠物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宠物犬的疾病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宠物犬的皮肤病更是常见。犬皮肤病有非传染性的,也有传染性的,其中一些还会传染给人。动物因品种、个体、年龄、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其皮肤病发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病因复杂、种类繁  相似文献   
3.
犬疥螨病是由疥螨所致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临床特征为剧烈瘙痒、脱毛和湿疹性皮炎。引起犬疥螨病的病原主要是疥螨科(Sarcoptidae)疥螨属(Sarcoptes)的犬疥螨(S.canis)。螨体近乎圆形,呈微黄白色,背面隆起,粗糙有锥突、鳞片和刚毛。腹面扁平,有四对粗短的足,足上有爪和吸  相似文献   
4.
李进涛  李贻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36-6940
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以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构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度值为60.47,相对较低,还存在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田旭  李贻学  周永昌  刘炳良  尹凯  李进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29-4131,4151
选取土地投入强度等4个评价因素,以及地均附载固定资产额等12个的评价因子,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层面讨论分析合肥市制造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为合肥市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猪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各种年龄猪发病.随着对猪瘟病毒研究的深入,猪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流行的猪瘟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猪瘟的防控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早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一些欧洲国家又报道有猪瘟发生.我国猪瘟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论文综述了猪瘟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猪瘟的及时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病毒(HEV)研究多以灵长类动物为感染模型。由于灵长类动物价格昂贵,实验条件的控制和饲养管理较困难等原因,严重阻碍了HEV研究进展。本研究对应用树鼩(Tupaia belangeri)建立HEV感染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从猪群中分离、鉴定HEV,经静脉注射途径感染树鼩,按计划采集粪便、血液以及器官组织,应用巢式RT PCR检测树鼩感染情况,观察感染后树鼩各器官组织病理学病化。结果发现,感染7d后血液、粪便、肝脏、小肠等样品可检测出HEV RNA,病毒血症持续约2周。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人工感染HEV的树鼩肝脏可见静脉窦淤血、多发性淋巴细胞浸润、库普弗细胞增多等病变。研究结果表明树鼩对HEV具有易感性,感染后肝脏出现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变化,具有作为戊型肝炎的感染模型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传染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感染猪巴氏杆菌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因健康猪的鼻道深处和喉头内有30.6%带有多杀性巴氏杆菌,扁桃体带菌率达36%,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寒冷、闷热、潮湿、通风不良、营养不良、饥饿、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球虫病和大肠埃希菌病是养兔场中常见病,兔球虫病常发生于温暖多雨季节,对2月龄~4月龄内的幼兔危害严重.兔大肠埃希菌病主要危害1月龄~2月龄内的幼兔,此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当兔感染球虫病后体质衰弱,肠道机能紊乱,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很容易继发大肠埃希菌病,造成混合感染,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论文总结了兔球虫与大肠埃希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控此病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猪瘟在云南省不同区域、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群中的流行分布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用ELISA方法检测了秋季、冬季云南省不同地区16个规模养殖场552份抗凝全血样品中的猪瘟抗原。结果表明,受检地区的抗凝全血样品中均存在猪瘟抗原阳性样品,供检样品阳性率为9.4% (52/552) ,秋季阳性率为8.33%,冬季阳性率为10.5%。在不同生长阶段猪群中,秋季和冬季阳性率最高的为仔猪,其次为种母猪、种公猪、育肥猪。在不同区域猪群中,阳性率最高的为滇中15.5%,其次为滇东北10.8%,滇西9.4%,滇南6.4%,滇东6.1%,秋季与冬季相比,冬季滇中、滇东北、滇南阳性率明显上升,滇东和滇西阳性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