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区煤炭的大量开采,部分基本农田出现大面积的塌陷,采煤塌陷区水域在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的收入,制约了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好塌陷地水域,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拟在煤矿塌陷区大水面中进行蟹、鱼混养技术研究。所谓蟹鱼混养是在不改变投饵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河蟹又名毛蟹,因原产于我国,两只大螯上有绒毛,故学名中华绒毛蟹。它以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成为我国著名的水产品,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河蟹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倍增,以高昂的价格畅销海内外。近年来池塘养蟹、河沟养蟹、水库养蟹、稻田养蟹以及大水面网围养蟹业的发展使我国的养蟹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标准NY/T1054-2006为依据,确定了对三达生态型现代农业园的环境调查内容,建立了园区环境监测方案,通过对园区农业环境要素:土壤、种植业灌溉水、畜禽饮用水、农产品加工用水和环境空气的监测评价,结合环境调查结果得出结论:三达生态型现代农业园农业生产环境达到了生产绿色食品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4.
濮阳地处华北,冬季干旱寒冷,极不易香樟树的生长繁育。为提升本地绿化品位,增添植被品种,近几年濮阳陆续引进了上百棵香樟树,分别栽植在龙都广场、濮水公园和颐和广场等地进行观赏和研究。根据几年探索,笔者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试验、推广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着力推广了玉米“大双覆”种植技术。玉米“大双覆”栽培即将原65cm左右的三条垄合成两条97.5cm左右的大垄,再在每条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并用超薄地膜进行覆盖种植。在发挥地膜覆盖栽培增温、保墒作用的基础上又科学地调整了玉米的田间分布结构,使得玉米能充分地发挥增产潜力,实现高产稳产。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在增加玉米前期积温和抗旱节水等方面优势明显,比普通栽培玉米增产在35%以上,特别是在积温较少的东部山区和干旱频繁发生的我省西部地区,玉米“大双覆”栽培的增温、保墒促进高产、穗产作用尤为显著。在省农委的积极倡导下,我省玉米“大双废”栽培技术得到了稳步地推广,今年全省推广面积在2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液压设备爬行的物理模型和产生原因,阐述了消除爬行的途径和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天山北坡规模化奶牛场原料乳中风险因子残留状况,采用色谱技术对天山北坡3个规模牧场324份原料乳中激素、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和硫氰酸根(SCN~-)进行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牧场原料乳中均存在激素、PAEs和SCN~-污染风险。原料乳中孕酮检出值范围为0.75~6.17 ng/mL,平均值为(2.61±1.02) ng/mL;丙酸睾酮在个别牛场检出,阳性检出率为16.7%,检出值范围为0.51~1.84 ng/mL。所有原料乳中未检出苯甲酸雌二醇。4种PAEs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在原料乳中检出率较高,但残留量未超标。SCN~-阳性检出率为83.3%,检出值范围为0.033~0.98 mg/kg,含量低于国内其他地区。研究结果可为原料乳安全监管及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档案管理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广泛应用于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和图书档案管理等,其开发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必须的推动力。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科技的重要载体之一,加速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科技成果自身的适用价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紫外线处理对新疆哈密瓜贮藏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线处理哈密瓜,测定贮藏期间哈密瓜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得出最佳的紫外线处理条件。[结果]哈密瓜紫外线处理及处理后贮藏过程中色泽、风味、营养成分变化与POD、PPO、LOX、PAL及SOD 5种关键酶活密切相关。[结论]紫外线处理哈密瓜50 min,对延缓果实后熟衰老效果最为明显,可为哈密瓜的贮藏保鲜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