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14-羟基芸苔素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在优化好的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50℃、增益值10、辅助气压力3.5bar)下,采用Eclipse XDB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V/V=25:75)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杂质在10min内能达到基线分离。14-羟基芸苔素甾醇在16.1~513.8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的对数与质量浓度对数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6,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RSD/%)为1.55,平均回收率为100.76%。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及其它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叶法、点滴法、夹毒叶片法、成虫药膜法、饲喂毒营养液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对甜菜夜蛾卵、2~4龄幼虫、成虫的活性和对4龄幼虫的拒食活性,以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对不同虫态甜菜夜蛾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均不具有杀卵活性,但可以明显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均对2龄幼虫活性最高,分别为3龄幼虫的1.50、6.17倍和4龄幼虫的22.25、44.95倍,对4龄幼虫胃毒活性分别为触杀活性的14.10、8.44倍;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成虫毒力为氟虫双酰胺的25.53~34.19倍。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拒食作用, 至处理后48 h拒食率达到最高, 分别为 82.73%、84.15%,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维盐各浓度处理,处理试虫虫体皱缩、体节缩短,体重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和甲维盐各处理。  相似文献   
3.
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态的安全性,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和双八、十烷基季铵盐(C8-10)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3种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毒性。结果表明,在0.05~0.5 mg.L-1的浓度范围内,1227、C8-10对斜生栅藻的毒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0.5 mg.L-1C8-10对斜生栅藻具有杀灭作用;同时1227、C8-10与斜生栅藻还存在时间-效应关系,处理后抑制率随时间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2 h时抑制率最高。1227和C8-10对斜生栅藻96 h的EC50分别为0.109、0.103 mg.L-1,对大型溞的48 h LC50分别为1.56×10-2、1.45×10-2mg.L-1,对斑马鱼的96 h LC50分别为2.36、2.19 mg.L-1。C8-10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均高于1227,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致死率(LC50)均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是一种新型SDHI类杀菌剂,目前在中国仅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为明确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潜力,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Passalora fulva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并验证了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番茄叶霉...  相似文献   
5.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世界公认的黄瓜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随着防治药剂的连续使用,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旨在明确山东省多主棒孢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情况,为黄瓜靶斑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高效混配药剂为多主棒孢的抗药性治理提供...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敏感品系的获得及其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高效氯氰菊酯为筛选药剂,通过室内单对汰选获得了甜菜夜蛾敏感品系,并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该敏感品系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12种常用药剂的敏感基线。浸叶法测得该品系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为0.0340 mg/L)、茚虫威、氟啶脲、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多杀菌素、毒死蜱、虫螨腈、灭多威(124.0482mg/L)。点滴法测得12种杀虫剂LD50由小到大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毒死蜱、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氟虫双酰胺、灭多威、氟啶脲。结果表明,该敏感基线可用于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态的安全性,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和双八、十烷基季铵盐(C8-10)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3种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毒性。结果表明,在0.05~0.5 mg.L-1的浓度范围内,1227、C8-10对斜生栅藻的毒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0.5 mg.L-1C8-10对斜生栅藻具有杀灭作用;同时1227、C8-10与斜生栅藻还存在时间-效应关系,处理后抑制率随时间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2 h时抑制率最高。1227和C8-10对斜生栅藻96 h的EC50分别为0.109、0.103 mg.L-1,对大型溞的48 h LC50分别为1.56×10-2、1.45×10-2mg.L-1,对斑马鱼的96 h LC50分别为2.36、2.19 mg.L-1。C8-10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均高于1227,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致死率(LC50)均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茚虫威对甜菜夜蛾幼虫 的作用特点,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了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及其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均有胃毒毒力和触杀毒力,且胃毒毒力高于触杀毒力.同时,茚虫威对4龄幼虫的胃毒毒力(LC50为2.69 mg·L-1)稍高于其3龄幼虫(LC50为3.65 mg·L-1).茚虫威对不同龄期的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的影响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且对4龄幼虫的影响更强烈.茚虫威不同剂量处理对4龄幼虫的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及子代幼虫成活率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程度为LC50> LC30> LC10.  相似文献   
9.
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了4种羧酸酰胺类(CAAs)杀菌剂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丁吡吗啉和氟吗啉对辣椒疫霉3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抑制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1.95×10-2、1.41、1.85、2.31 μ g/mL;对病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值分别为2.00×10-4、1.50×10-3、2.60×10-3、4.30×10-3 μ g/mL;抑制游动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4.60×10-3、0.373、0.494、0.635 μ g/mL。4种CAAs杀菌剂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均高于对照药剂甲霜灵、吡唑醚菌酯及嘧菌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不同人工饲养方法对其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纸和白纸对成虫日落卵量和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相对湿度为60%和80%时,卵的孵化率较高,分别为94.41%和98.25%,显著高于湿度为40%时的孵化率。以7日龄幼虫重、幼虫历期、幼虫成活率、感病率、化蛹率和蛹重为指标,比较了四种幼虫饲养方法的优劣,以二十四孔板饲养幼虫至3龄,然后转移入平底玻璃管或十二孔板饲养至化蛹的方法较好。甜菜夜蛾经室内人工饲养7代后,各项生物学指标稳定,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